中國走資 工人才離火海又入油鍋

作者:環球策略專家 Christopher Lingle 發表:2001-11-08 16:2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紐約時報》最近一篇文章的標題是:《中國走資,工人遭殃》。看來該報記者觀察到,中國不再是工人的天堂,其演變的道路崎嶇不平。

才離火海又入油鍋

對無產階級專政招牌下中國暴政,未有瞭解的人來說,這雖滑稽,但並非玩笑。說這句反話的反常企圖是,表示走資對工人而言是「才離火海,又入油鍋」。

這的確是一條荒謬的標題。在此之前,該報報導任命施特勞斯為美國駐蘇聯大使時,標題指稱施氏為「終極資本家」,亦屬荒謬。該句反話想表示,施氏赴莫斯科或會引起軒然大波。

回過頭來說中國工人吧。如果資本主義是指發展自由市場經濟,那麼「走資使大部分工人更苦」並無歷史先例。讓我們看看中國工人的苦況。北京公布的失業數據,讓人感到有些自相矛盾。一方面說城市失業率像美國那樣低;另一方面各種傳媒的報導顯示,「失業後備軍」由一億至兩億盲流農民所組成。

無論如何,公布的中國城市失業率,在二○○一年六月底為百分之叁點叁,失業人數為六百十九萬。但上述數字是大大低估了,因為只有登記過的才計入。許多下崗工人仍然有糧出,但那是象徵性的一點小錢。這些工人受害於以前的錯誤,而不關資本主義未來承諾的事。

新失業者多半是無地、無工作的農民,他們從集體農場的束縛中解放出來。這種束縛由戶口制度所支撐,類似於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當然,昔日蘇聯也有類似的限制遷移規定。

中國的城市工人被派在指定的單位工作,單位提供住房及其他社會設施。既然中央計畫經濟的致命矛盾已暴露出來,國企的眾多僱員便失去了工作。

失業是解決共產主義不合理做法的必然結果,而非資本主義的過錯。不管怎樣,中國並未真正地推行資本主義制度。明白法制及市場競爭重要性的人,對於「市場社會主義」的弱點不會感到驚奇。

關鍵在於沒有競爭

由於普遍存在官僚主義及中央計畫經濟遺風,貿易上的限制仍多。出於傳統,中國的貪污比路易斯安那州或阿肯色州,以及中南美洲小國嚴重得多。

由政府擁有或控制的企業仍然主宰中國的經濟。這些企業消耗很多資源,包括二十年來揮霍百分之四十左右的銀行存款,僱用比私營部門多得多的職工。

但是,私營部門在被誇大的估計中,到底有多重要,尚不清楚。所謂的「非國營部門」由鎮、村政府企業及一些私營企業組成,這種籠統的說
法出於翻譯的不精確及對經濟的無知。

無論如何,中國鮮有私營銀行,而限於法例,在證券交易所掛牌的私營企業亦非常之少。因此,非政府企業很難利用政府銀行的基金,也很難進入未成熟的國內資本市場。另外,任意執法限制了私營企業。中共貪官利用法律充公財產及收入,也時有所聞。

市場活動須有公開競爭,生產資料私有制須擴大,有了這兩項,才有資本主義。說中國工人遭殃,並非由於資本主義,而是因為在中國的體制下他們既沒有資本也沒有其他資源,以及由於沒有競爭所致。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