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成「颱風登陸」重地

發表:2002-05-12 03:3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臺灣彰化商業銀行昆山代表處4月8日正式揭牌。作為首家進駐大陸的台資金融機構,彰化商業銀行選擇蘇州的昆山,而不是傳統的台資集中地--廣東或福建,顯然有他們長期發展策的周詳考慮。

據聯合早報報導,昆山是蘇州的六個縣市及轄區之一,也是台資在長江三角洲的重鎮所在,除此之外,蘇州本身--不論是新區或工業園區,以及吳江等地,臺灣的投資也佔據主要地位。

到底來自臺灣的投資,佔蘇州的外來投資比例有多大呢?以昆山為例,到去年年底,昆山市累計合同外資超過63億美元,實際到位33億美元,佔大陸吸引台資的十分之一。作為台商投資最密集的地區之一,難怪第一家進入中國的台資金融機構,會看中昆山,也就是蘇州。

即使你到蘇州的老城區,在干將路、人民路、臨頓路和觀前街一帶走走,也能感受到一些「颱風」,最明顯便是台式的餐飲及娛樂業,比如歌舞廳,有的便稱為「飆歌城」,也不是傳統的卡拉OK稱法。

蘇州市吸引台資的工作,起步於1988年。經過十多年持續快速的發展,不斷刷新記錄,形成「高增長、高科技、高聚集和高收益」的「四高」特點。

首先是高增長。近年來,蘇州市吸引台資工作,有突破性的進展。2000年的一年,全市廣義合同台資達24億美元,2001年的高速增長更加迅猛,全年新批台資企業780家,廣義合同台資達46億美元,約佔同期全市吸引外資總數的52%及65%。

形容「迅猛」並不是誇大之詞,昆山不過是蘇州市轄的縣級城市,近在咫尺的「老大哥」上海,去年也不過吸引外資73億美元。截至目前為止,全蘇州市台資企業達3000家左右,其中昆山有1300多家,蘇州廣義合同利用台資140多億美元,成為台商在中國投資的密集地。

第二個特點是高科技。在產業分布上,電子信息業異軍突起,成為新一輪台商投資的主體。臺灣電子企業自1993年開始進入,1997年大規模布局,1998年以後,成為新的投資熱點。

目前,蘇州共有台商投資的電子信息企業500多家。臺灣前20家最大的電子上市、上櫃公司,15家已落戶蘇州,如明基、華碩、鴻海、大同、華宇等,形成了以電子龍頭為主,生產協作配套齊全,研發、製造、銷售同步發展的格局。

第三是企業的高聚集現象。目前臺灣百大富豪和上市公司中,近120家在蘇州投資興辦了232個項目,平均協議台資額2400多萬美元。大企業進駐蘇州後,相關配套企業紛紛跟進,形成以大企業為核心、配套企業緊密結合的群體。

高聚集也表現在區域聚集上。蘇州的台資企業已形成了「三沿」的產業布局。一是沿滬寧高速公路,形成一條電子信息產業帶,主要集中在國家級、省級開發區內;二是「沿江」布局,沿長江的太倉、常熟、張家港集中了鋼鐵、石化、建材、食品等產業;三是「沿鎮」布局,沿中心鎮布局,如昆山玉山、張浦等鄉鎮,台資企業數接近一百家。

第四個特點是高效益。初步調查表明,在已開業投產的台資企業中,接近90%,不是已經賺錢,就是處在持平的狀態。由於經營狀況良好,企業紛紛增資擴產,近兩年,台資企業每年的增資額,均保持在8億美元左右,增資,成為全市利用台資持續增長的重要支撐。

對臺經濟的蓬勃發展,給蘇州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台資在蘇州市引進外資中所佔的份額越來越大,從1992年的21%,到2001年的60%,累計佔全市引進外資的30%。

台資企業也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以信息產業為例,臺灣的生產、技術,幾乎和世界水平同步;台資的湧入,也給蘇州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蘇州台資企業共用職工20餘萬人。

大陸猛刮「颱風」,風勢的越來越強,早已是不爭的事實,而長江三角洲,尤其是上海和周邊的蘇州,也將繼續成為「颱風登陸」的前哨重地。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