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中國社會面臨誠信危機

發表:2002-07-10 18:0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悲觀主義者都把焦點集中在中國大量失業和搖搖欲墜的金融業上,認為它們構成未來經濟發展最大障礙,但很少人注意到更嚴重的問題:中國社會信譽和信用體系的全面崩潰。「誠信」危機已經影響到中國人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商業、體育、教育到政治。

CNN中國問題資深分析家林和立發表文章說,靠不住的商業行為大量存在和共產黨及政府的干預影響了中國同世界市場的接軌。

北京記者所說的「誠信」危機已經影響到中國人生活的各個方面,從體育、教育到政治。

文章首先討論商業世界的誠信問題,也許那是最容易量化的。官方媒體說,自從八十年代初開始改革以來,不守信用因素造成的損失高達六千億元。這一數字包括偽劣商品和不講信用的商業交易對受害者造成的損失,也包括缺乏信用體系所喪失的商業機會。中央政府也有長期為政治目的修正經濟數字的記錄。 如果很高比例的公司和顧客都具有欺騙傾向,構成現代社會支柱的信用卡和類似體系就無法建立。 正如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姜春雲所說,誠信和信用是中國試圖建立市場經濟機制的基礎。他說,「必須鼓勵健康的潮流,反對壞傾向,懲罰那些不誠實和違反商業規則、破壞經濟秩序者。」

但不幸的是,毫無顧忌的商人在更多瞭解世界經濟和高技術詐騙和迷惑手法的時候,更加精明地欺騙那些沒有防備的人。

到八十年代中期,多數涉及誠信的交易都是家用電器、酒類和醫藥。但最近幾年,數萬投資者被有問題的公司剝奪數十億元,那些宰人的公司從私有企業、皮包公司到大名鼎鼎的上市公司。

受過良好教育但毫無顧忌的股票經紀把證券市場變成賭場。上個月,北京法庭開始審議操縱股市的最壞案例:深圳中創公司。通過操縱股票價格,兩名交易員鯨吞投資者五十四億員人民幣。 上個月,一百家會計機構簽訂「誠信保證書」。它們承諾不篡改賬本,積極借鑒先進的國際經驗。

浙江、廣東、上海和溫州等地建立了誠信網路。這些網址上列出誠信守法的公司,也列出那些欺詐公司,以利於消費者和銀行、信用評級等機構。廣東省汕頭市的網址上列出二萬七千家講信用的企業,也揭露二百一十六家當地公司的欺騙行為。

但在商業之外的誠信問題則很難驅逐。分析家將中國足球隊在世界盃的表現歸咎於足球界長期存在的欺騙行為。去年就出現了幾十次所謂的「黑哨」,即裁判收賄偏向某一球隊。

造假和欺騙也侵蝕到中國的高等學府。最近包括教育部、共產黨組織部和警察等部門聯合打擊假文憑,多數假文憑都是高級幹部高價購買的。

上個月,江蘇省中國採礦大學的幾百名畢業生抗議他們的文憑是沒有得到教育部的批准。甚至中央黨校也為那些僱用「槍手」寫論文的官員頒發碩士或者博士學位。

教育部上個星期派出幾百名視察員查看剛剛結束的高考中不正常情況。

甚至中央政府也沒有擺脫那些骯髒伎倆。北京經常使用信息或者錯誤信息為經濟或政治目的影響股市。

高層官員過去幾年利用人民日報社論和其它喉舌媒體對中國股民發出牛市信息,而利用國有企業上市是國家擺脫風險、將負擔轉嫁給股民的最好辦法。同時,共產黨高層希望在十六大之前形成有利的市場氣氛,這就是為什麼北京最近決定放棄國有股減持方案。

至於高層政治中的誠信,林和立的文章說,七十五歲的國家主席和總書記江澤民受到廣泛批評的是他至今沒有說要完全遵守七十歲退休的不成文規定。

批評者說,江澤民的幕僚暗地裡鼓勵高級將領和地區領導人請願,說是為了穩定,中國不能沒有江澤民這樣的領導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