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卸拒簽責任互爭生源 業內人士揭留學中介內幕

發表:2003-10-10 18:0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前不久紐西蘭最大的語言學校Modern Age Institute of Learning倒閉了,這件事雖發生在大洋彼岸,卻關係著為數不少的中國孩子的求學之旅,其中更令國人震驚的是,在受困學生中,中國留學生達到了80%。有業內人士透露,該事件是留學中介代理的私立語言培訓學校質量不高的真實寫照。


  李先生是一位在留學中介從業3年之久的業內人士,他所在的留學中介於2000年就取得了教育部頒發的合法資質證書,是北京當年取得該證書的46家中介之一。作為部門負責人,在該行業摸爬滾打的經歷,讓李先生對於中介的機制、運作等瞭如指掌。Modern Age Institute of Learning倒閉事件發生後,李先生越發感到「讓中國的家長看到留學中介的內幕是一種責任」。為此,他向記者道出了留學中介鮮為人知的內幕。


  內幕一:如何留住客戶


  李先生介紹說,一般國外私立語言學校質量都不太高,那麼如何讓客戶相信中介代理的學校是最好的呢?這就要在宣傳上下功夫了。很多被代理學校都有用於宣傳的光碟,當客戶來中介諮詢時,他們看到的往往是優美的風景、現代化的城市、令人神往的異國情調,而這些也許只是學校所在國家或城市的風景,至於學生將要去的學校風貌、設施等在光碟上是找不到的。不知情的客戶看到這種宣傳後當然會很滿意。然後,中介會再對學校美化一番,還會毫不猶豫地說他們已經親自到學校考察過情況了。中介真的去看過嗎?沒有,這只是留住客戶的一個手段而已。實際上,中介對學校的瞭解完全是校方介紹的,客戶聽到的信息無非是中介在校方信息基礎上的再次美化。


  在一定程度上,客戶選擇哪家中介還要看諮詢員給客戶的信任度。為做成一個業務,諮詢員會給客戶很多口頭承諾,給家長和學生留下好印象。而有些口頭承諾是不會寫到最終的書面協議裡的,一旦客戶與中介簽定了協議,中介會在不同時期提出與口頭承諾不一致的事情,如學校有變更了、原來免費的現在要收費了等等,並聲稱這是學校方面的變故,以推脫責任,取得客戶的理解,客戶這時也只有「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的份兒了。


  內幕二:如何推卸拒簽的責任


  「如果客戶在提供了所需全部材料的情況下遭到拒簽,是中介的責任嗎?」面對記者的提問,李先生講述了這樣一個事例:一個意在留學的學生委託某中介辦理出國留學,結果兩次遭到拒簽,鍥而不舍的他找到了李先生所在的公司,結果成功簽復。一樣的材料,不一樣的結果,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每個國家的簽證率是不一樣的:英國80%,澳大利亞50%,加拿大60%,日本60%-70%。但是否會遭到拒簽要看材料是否齊全,格式是否規範等。上個事例中的學生遭拒簽就是因為提供的材料格式不規範,顯然第一個中介對此事是有責任的,但簽證的情況普通老百姓並不瞭解,中介說什麼客戶就聽什麼,可想而知,中介能說自己有責任嗎?


  拒簽後,中介不僅要推脫責任,而且要收取一定數額的服務費,還聲稱這是學校收取的。但實際情況是,只有一部分學校會收取這部分費用,而且即使收費,也遠比中介向客戶收取的少。


  內幕三:中介內部相互爭生源


  李先生告訴記者,隨著留學中介的規模不斷擴大,競爭越發激烈。以前多家中介代理一家學校的局面被打破,形成了現在的一家中介代理著數家學校的局面,即使在同一個中介內,分工也非常細。但這只是個表面現象,實際上,至少有七八成的中介都把業務承包給了私人,與其說中介內部在爭生源,不如說是無數個個人在給學校招生。弊端也由此產生。


  中國學生和家長一般對國外教育都不太瞭解,在很大程度上會聽取中介的建議,中介往往抓住這種心理做文章。對於一個有意出國留學的學生而言,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學校意味著不同的結果,但由於利益的驅使,中介常常忽略了幫助學生、家長分析到哪個國家、哪所學校學習更合適這個環節,而是極力向其推薦自己代理的學校。同一個中介內部尚且如此,不同中介之間的競爭則更為激烈,這種競爭無非把很多學生介紹到本不適合他的學校,後果可想而知。


  內幕四:學校質量良莠不齊


  李先生所在的中介代理著幾百家學校,只有一半比較適合中國學生。他所在的公司代理的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等國家的學校大部分都不錯,當然費用相對來說也不低,但並不是說這些國家、地區的學校都很好。以日本為例,按照該國的政策,去留學的學生很難直接上大學,去日本後一定要先學習語言,過了語言這一關後才能考大學,這就是問題所在。


  考大學也是有區別的,像日本的早稻田這樣的名校是很難考取的,如果考上了一個三流大學即交學費就能上的學校,還不如在國內上一所好大學,而且日本的大學並不是人人都能考得上的。李先生告訴記者,2年前他把十幾個學生送到了日本,但只有2人考上了大學。


  李先生介紹說,在國外還存在著這樣的情況,有些中國人與當地語言培訓學校「拉上關係」就能開個分校,該分校的經營完全由這個人來操作,並以原校的名義招生。學生到了學校後才發現此分校並非中介所說的學校,很多客戶與中介就此發生了糾紛,分校的合法性則成為糾紛的焦點。


  內幕五:出國打工不容易


  一般的中國家庭,送孩子出國往往要用掉家庭的所有積蓄,所以家長們更關心費用問題。相對於去英國、澳大利亞等國一年十幾萬的費用,在中介的「到日本打工很容易,可以邊學習邊打工」等宣傳下,很多工薪階層的家長往往更願把孩子送到費用低的日本、韓國等國。


  但孩子真能在國外打工嗎?試想,有多少學生在國內有過打工的經歷!他們在父母親人的呵護下、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尚且過著衣食無憂的優越生活,那麼在一個語言、環境、文化等都十分陌生的國度,半工半讀對他們是何其難!


  採訪中,李先生對記者講了這樣一個事,一個女孩去英國留學,在那裡,因為在語言溝通及生活中遇到一些問題,又舉目無親,很快就找了個男朋友,之後連課也很少去上,國內的父母對此卻手足無措。事實上很多家長在對待孩子出國留學問題上都很盲目。


  對此,李先生說,留學不是到國外去度假,而是在一個相對陌生的環境裡更加刻苦學習,如果連這點都沒認識到,那麼送孩子出國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


  李先生以業內人士的責任感提醒想留學的家長和孩子:首先要認真分析自己孩子的性格是否適合出國留學。如果性格比較內向或心理承受能力較差、比較脆弱的孩子應慎重對待出國一事。


  其次,家長應瞭解孩子在學習上的特點。孩子一旦到了國外,首先面臨的是語言問題,如果孩子在語言學習上有天賦、喜歡學習語言,才是具備了學成的前提。另一方面,要看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如果讓一個本來就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孩子去留學,無異於放走了一匹脫了韁繩的野馬,是對孩子的不負責。


  第三,要對目標學校多方瞭解。教育部已通過涉外教育網站發布對消費者有用的「留學預警」,只要在目錄欄點選「留學預警」即可查閱相關實用信息。


  第四,選擇有資質的正規經營的留學中介,並且要慎重選擇專業。我國已對270家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服務機構授予了資格認定,登錄教育部網站就能看到。但即使選擇了正規中介,也要「貨比三家」。選擇專業時最好從長遠考慮。很多人是什麼專業熱門就選擇什麼,國外學校就專門給中國學生開設相應的專業,等回國就業時則會發生一系列矛盾。



生活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