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三峽移民區失業嚴重 25萬移民恐變困難戶

發表:2004-04-02 17:4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號稱全球最大的三峽工程,表面看風光無限,並為原中國總理,原人大委員長李鵬面上貼金;但這種好大喜功的心態背後的禍害,如今卻是暴露無遺。亞洲時報在線特約記者在中國重慶萬州三峽移民區所見,當地經濟仿如一潭死水,失業問題突出;現在終日搓麻、下棋、打牌混日子,乍看以為好不逍遙自在;但有調查警告:移民資金2005年後花光之後,當地所有25萬移民都可機會變成困難戶。

宏偉浩大的三峽工程,艱鉅的移民重任落在了重慶市下轄的第二大城市萬州區肩頭,她肩負著三峽庫區1/5移民任務,全區有25萬人因此被迫加入浩浩蕩蕩的移民大軍。

在三大移民新城中配套設施最齊,「連房價都給炒高了」的周家壩移民新城的小區裡的服裝城也是冷冷清清,基本沒有顧客,店主們都閑得無聊,聚在一起打牌。「不行,這裡消費力不高,再做一段時間還這樣,我們就搬走。做生意嘛,哪裡好做就去哪裡,」一個外地來小區開日雜店的店主相當無奈。

「沒事做,不打麻將還能幹什麼?賠償一次性賣斷也才萬把塊,原先做點小生意,現在(這裡)都住得是些『農轉非』(城鎮佔地移民)消費不起,生意都不好做,只有油鹽醬醋這類東西才買的出去,去市區又不方便。唉,打發日子!」 眼睛盯著僅幾寸大的迷你黑白電視,一個開日雜小店的居民喃喃地說。

小區裡也有不打麻將的。在富民小區一個雜貨鋪裡,一個婦女一邊看店,一邊埋頭一針一線地照著圖樣繡她的十字繡鞋墊。對記者「繡來賣錢嗎?」的發問,她甚是不解,「繡來自己穿!誰買這東西?!沒興十字繡前,我們這兒就興了好幾十年了。不過在『新世紀』(重慶地區大型連鎖百貨商場)也有賣到五十多塊一雙呢,我們是移民,可沒這個閑錢去買!」完成一隻鞋墊要耗時幾天,一雙下來很是費時費力,而在她看來,也許這是最好的消磨時日的方法。

這種情況表面上看太平無事,背後卻可能暗藏禍心。2000年4月下旬-5月下旬,民革萬州區委員會和萬州區政協移民委員會的一份調查報告指出:

在萬州區龍寶、天城、五橋新城,絕大多數沒有安置的佔地移民按每人每月90─105元發放生活費,每月需分別發放30萬元、50萬元、45萬元;即使按2000年的標準每人每月70∼80元發放生活費,也必定坐吃山空,一般估計在2005年以後,集鎮對佔地移民的生活費發放將難以為繼,而像□渡鎮由於啟動搬遷較早,生活費現已基本發完,再無資金來源,現在每月是「東拼西湊」勉強維持。這樣勢必會造成庫區社會的不安定,增加按「雙包干」原則完成城鎮搬遷任務的難度。

民革又向中央領導反映,重慶農村集鎮佔地移民的期望值高,「等、靠、要」的思想比較嚴重,多項安置辦法都不願接受,坐等每月發放生活費,甚至提出享受終身的要求。

報告又警告,在現有條件下,地方政府也難以找到更多更好的就業崗位用於安置佔地移民。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佔地移民安置的難度,矛盾日益突出,有的地方正在日益激化,佔地移民群體上訪事件頻繁發生。

據指出,在重慶萬州的移民中,少數身殘智弱者就只能靠每月幾十元的生活費來維持,有的已成了新的困難戶,不得不依靠政府的救濟來保障生活。

在調查中民革又瞭解到,大多數佔地移民已清楚地知道了生活費來源的「家底」。紛紛擔憂今後生活保障問題,要求與政府簽定合同,確保安置前能長期領取生活費,並要求按新《土地管理法》補償,提高生活費發放標準。

調查組所到之地,佔地移民紛紛質問,我們拆遷了房屋,獻出了肥沃的土地,舍小家、顧大家,以實際行動履行了支持、服務、奉獻三峽工程建設的諾言,確保了城鎮搬遷順利進行,為什麼到頭來生活水平反而降低,甚至連個基本生活都沒有保障呢?

奇怪的是,中央政府最初估計移民數目比實際的要低許多,造成包干基數不合理,征地區佔地移民實際人口密度要高出包干基數的1─2倍以上;外界就有質疑,是否有人為了三峽工程早日上馬,把這些具體問題刻意「淡化」,造成現今移民負擔尾大不掉的情況?

據民革調查所得,萬州區搬遷到新區的用地企業,大多數經濟效益較差,本身就在困境中掙扎,基本上無安置容量,不願也無法安置佔地移民;而佔地移民本身也怕進企業後安置不穩,擔心進廠後就下崗,極不願安置到用地企業。符合安置條件的絕大部分佔地移民也不願接受一次性貨幣安置,主要是認為一次性補償7000元的標準太低。

一個自稱有朋友也住富民小區的的士司機也表示,移民小區「搓麻」成風,有些居民甚至以此為生,手氣好了,賺幾十、幾百的,甚至上千,點背時可能整個月的生活費都賠掉。這裡的居民們的日子過得有一天沒一天,像三峽庫區裡瀋瀋浮浮的木頭。

今年3月初,萬州區政府再次就安置三峽工程佔地移民問題出臺公文。為提高農民、移民、城市下崗職工的素質和就業能力,當地政府下發《關於加強2004年農民、移民、下崗職工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意見》,提出今年計畫「完成移民培訓5400人,其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3800人,崗前培訓1400人,幹部培訓200人,實現就業率30%以上」的「宏大目標」。

有批評指,這些培訓計畫其實只是另一種變相的生活補貼,而且計畫的規模太少,相對廿五萬萬州移民,簡直是杯水車薪。

有專家指出,歸根咎底,今日萬州的困局似乎是當日中央領導人好大喜功惹出來的禍。作為水利專家的李鵬,似乎一心要留下一個秦始皇萬里長城般的偉大建築來作為自己的政績;今日中國中央要叫停的「政績工程」,其實最初是來自一些中央領導人。


亞洲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