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老闆馮明昌騙貸74億元內幕 誰是幕後主謀

發表:2004-07-06 16:1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6月23日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審計工作報告時披露:廣東佛山民營企業主馮明昌累計從中國工商銀行南海支行(下稱南海工行)騙取貸款74.21億元,至審計時尚有餘額19.29億元。經初步核查,銀行貸款損失已超過10億元。

  此案一出,震動全國。儘管有媒體去年起就對這個案子進行關注,但是馮明昌到底用了什麼手段能騙到如此巨款?這些錢最終進了誰的口袋?為什麼他長期作案未被發覺?幕後可有更隱蔽的黑手?這些核心問題始終籠罩著重重迷霧。

  近日,審計署金融審計司司長範鵬接受「新華視點」記者獨家專訪,人們終於得以看到「黑洞」深處的種種「神秘景觀」。「審計模型」揪出「狐狸尾巴」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原南海市)的大型板材企業華光裝飾板材有限公司(下稱南海華光)曾被譽為「民企航母」,其董事長和大股東馮明昌頭頂「鎮、市兩級人大代表」「廣東省優秀民營企業家」的光環。假如沒有2003年審計署對中國工商銀行的全面審計,也許南海華光這艘欲墜的「航母」至今仍在搖曳而行。

  據範鵬介紹,近年來審計署探索運用計算機等現代先進科技提高金融審計水平。廣州特派辦在實踐中摸索出一套「商業銀行風險審計評價模型」,通過運用該模型對工行廣東分行所有電子數據進行全面分析時,發現南海華光貸款風險高度集中且資金流異常。「狐狸尾巴」就這樣被發現,這是在2003年三四月間。

  經過數月的艱苦工作,審計人員初步摸清了南海華光案的內情。審計署感到事關重大,於當年8月5日向國務院上報了「審計要情」。第二天國務院領導就作出批示,第三天中紀委開始與審計署銜接,第四天中紀委的人趕赴廣東現場,第五天對涉嫌者布控。由此,由中紀委牽頭,五大部委近200人組成的專案組正式對這起「驚天大案」展開調查。

  南海華光位於南海區沙頭鎮,號稱佔地1700畝,廠房面積77.4萬平方米,年產各類板材120多萬立方米,年貿易額達1.4億美元,總資產46億元,員工過萬,被稱作「亞洲最大的膠合板生產基地」。

  馮明昌本人,在外界看來頗具傳奇色彩:小學學歷,住房面積不到80平方米,從來都是加班到凌晨4點以後才睡覺,從未去過高檔娛樂場所。他還是一個熱心公益事業的人。在沙頭鎮,有他捐贈的以「華光」命名的學校、醫院和公園。在南海華光辦公樓裡,有一間約200平方米的大會議室,牆上掛滿了各種榮譽證書,以及各級領導、銀行各級行長等前來視察的照片。

  真實與虛假間的差距之大令人瞠目

  事實比猜想來得更直接。南海華光以原南海市沙頭鎮華光裝飾板材廠(1990年成立,註冊資本230萬元)起家,主要生產膠合板、中纖板、貼面板等。從1996年12月起,南海華光與南海工行建立信貸關係。

  南海華光真正發家是在1998年至1999年間。1999年4月,工商銀行廣東分行同它簽訂了《銀企合作協議》,承諾給予5億元授信額度,並將其列為該行重點支持企業。

  此後南海華光在南海工行貸款餘額急劇增加,2001年為16.5億元,2002年達到17.99億元。截至審計時,南海華光共欠境內外8家金融機構貸款28.8億元,其中南海工行貸款19.29億元,佔該行總貸款餘額的15.26%。

  南海華光留存在銀行的資料顯示,2002年末,南海華光總資產46.2億元,淨資產19.8億元,當年銷售收入67.6億元,當年利潤7.2億元,當年已繳納增值稅1.59億元。

  但審計人員從工商、稅務部門獲取的資料表明,同期南海華光的財務狀況遠沒有這麼「輝煌」。真實與虛假間的差距之大令人瞠目:總資產虛增36.43億元,淨資產虛增18.63億元,當年銷售收入虛增64.38億元,利潤虛增7.31億元,已繳納增值稅虛增1.55億元。

  南海華光從註冊資本230萬元發展為淨資產近20億元,年均增長率接近100%,可是似乎從沒有人對這些虛假增長表示過懷疑。騙貸手法讓審計人員「大長見識」

  範鵬說,南海華光的騙貸手法,讓資深審計人員都頗長見識。

  手法之一:提供虛假購銷合同,虛構進出口貿易額。2002年南海華光以從香港華森公司購進原材料為由,向南海工行申請新增貸款4.09億元。但根據原南海市外匯管理局提供的進口付匯數據,南海華光2002年進口付匯2705萬美元,折合人民幣只有2.24億元,南海華光從中虛構1.85億元的貿易額。

  手法之二:當地國土部門與企業聯手造假向銀行提供虛假抵押物。經審計,南海華光在南海工行的1723.3畝土地抵押物,只有76畝具有真實合法手續。其餘1647.3畝土地中,1574.3畝是在沒有土地使用證的情況下,由當地國土局出具國土證明文件,並由當地房地產管理局負責辦理了房地產他項權證;另有73畝雖有土地使用證,但土地地址與房屋坐落地址不符,而當地房地產管理局卻張冠李戴辦理了房地產他項權證,並擅自將土地面積虛增至145.7畝。南海華光在各家金融機構的貸款,表面上看都有抵押,但絕大部分是虛假的,一座房產,經當地房地產管理局「合法批准」,可以出具多個房地產他項權證。

  手法之三:抵押物嚴重高估。南海華光在南海工行的土地抵押物普遍高估8倍左右。例如2000年南海華光向原南海市土地資源開發總公司沙頭分公司購入位於沙頭鎮中線公路的土地387.48畝,轉讓單價每畝12.65萬元,總價4901.62萬元。而原南海市正平房地產評估所出具的評估報告,土地評估單價高達每畝109萬元,是購入價的8.66倍。

  審計還發現,南海華光財務管理相當混亂:賬證不全,部分關聯企業甚至未設任何賬簿。巨額貸款流向何方

  南海華光從銀行獲取的大量資金到底用到了哪裡?從銀行獲取的資料顯示,南海華光貸款大部分用於項目投資,如國內的中密度纖維板廠、膠合板廠、汽輪發電廠、自用碼頭、原木和裝飾板材交易市場等五個項目,投資總額9.8億元;收購某上市公司股份3.5億元;海外投資1億多美元。

  但審計發現,這些只是南海華光向銀行申請貸款時冠冕堂皇的理由。以收購某上市公司名義獲取的貸款3.5億元,就有3億元被挪作他用。所謂1.02億美元的海外投資,如「馬來西亞2500平方公里和紐西蘭1.5億立方米原始森林採伐權」「運輸船4艘,每隻噸位8000噸」等,存在非常大的虛假成分:紐西蘭投資未見任何合同和付款資料,馬來西亞價值380萬美元的森林採伐權已到期失效,價值595萬美元的飛機和設備並非屬於南海華光所有。

  提到南海華光貸款資金的真正去向,必須提及這家公司的組織架構。「南海華光」其實並不是一個法律意義上的主體,它是對馮明昌成立的一系列關聯企業的統稱。對於銀行,「南海華光」指的是其中三個貸款主體:南海華光裝飾板材有限公司、南海粵華裝飾板材廠、南海市華泰木業有限公司。

  範鵬指出,南海華光成立多家關聯企業,主要目的實際是為了貸款和洗錢。一方面,通過虛假關聯交易任意虛構現金流、虛構銷售收入,達到隨意編造財務報表以騙取貸款的目的。另一方面,通過多家關聯企業在各家金融機構開設賬戶大量提現和公款私存,為將貸款資金非法轉移境外提供便利。

  審計抽查2001年以來南海華光從南海工行取得的10.27億元人民幣、2500萬美元新增貸款資金,發現轉入個人儲蓄賬戶或提取現金的資金達8.23億元,其中直接轉入馮明昌個人名下的有1449萬元。部分資金通過地下錢莊流向境外。

誰是幕後主謀?--審計署揭開馮明昌騙貸74億元內幕(下)

  資深審計人員說,多數騙貸大案都是騙子與「受騙者」相互勾結的結果。馮明昌能夠騙到74億元的貸款,也絕非這個「優秀民營企業家」一人之能。

  這起震動全國的大案,誰是幕後主謀?馮明昌與原南海市財政局關係撲朔迷離

  審計署金融審計司司長範鵬指出,擁有「民營企業」之名的南海華光並非嚴格意義上的民企,它的發展與當地政府密切相關。1990年成立的南海沙頭鎮華光裝飾板材廠,其實是一家集體企業,由沙頭鎮政府組建。1993年新成立的中外合資企業--南海華光裝飾板材有限公司,馮明昌出任總經理,而法人代表、董事長卻是沙頭鎮幹部關聯發。

  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沙頭鎮政府有關部門為南海華光提供包括出具虛假國土證明、出具虛假房地產他項權證等「便利」,卻無法解釋馮明昌為何與原南海市政府及所屬財政局投資公司往來如此密切。

  審計發現三個疑點:其一,雙方資金往來頻繁。對南海華光銀行賬戶抽查發現,2001年至2003年,南海華光與原南海市財政局下屬投資公司和資產管理公司的資金往來總額高達11.31億元。如2002年4月到6月,市財政局直接將財政預算外資金6300萬元通過原南海市投資管理公司轉入南海華光,南海華光將其中的3000萬元全部轉入個人儲蓄賬戶,另外3300萬元用于歸還銀行貸款。

  其二,雙方股權債務關係異常。南海華光法人代表馮明昌的配偶盧碧茹是香港上市公司--中國興業控股有限公司的第二大股東(第一大股東為梁紹輝代表的原南海市財政局),其購買股票的資金來源不明。「中國興業」2002年在香港發行的10億股價值2.7億元的「可轉換債券」,卻作為南海華光的質押品,用於沖抵南海華光欠南海市財政局境外公司的2.3億元債務。

  其三,雙方人員關係複雜。原南海市財政局的前任局長孫伯寬既是「中國興業」董事會執行主席,又是南海華光所屬兩家關聯企業的總經理;原南海市財政局幹部霍栩擔任南海華光財務顧問。市財政局的如意算盤落空之後

  據知情人士稱,馮明昌與原南海市政府攀上關係,取得一大堆令人眩目的頭銜,源於其與原南海市政府及所屬官窯鎮政府關係密切,而香港上市公司--「中國興業」的前任股東恰好為原南海市的官窯鎮政府。

  上世紀90年代初的官窯鎮政府,向當地有關部門、單位及社會大量集資,並投入到香港房地產等項目,通過「買殼」還涉足香港的上市公司也即今天的「中國興業」。由於種種原因,投資項目失敗、經營虧損,官窯鎮欠下了一大堆債。為了償還欠廣東省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債務,官窯鎮打算拿「中國興業」的股權抵債。於是,由原南海市財政局出面,替官窯鎮償還了廣東省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債務,從此,原南海市財政局成為「中國興業」的第一大股東。

  但原南海市財政局入主「中國興業」並非長久之計。不巧的是,由於亞洲金融風暴,香港經濟出現低迷,原南海市財政局打算做高股價然後在高位脫手的如意算盤落空了。

  此後,原南海市財政局四處尋覓能夠接替其成為「中國興業」股東的合適人選,目標最後鎖定為南海華光的馮明昌。正是在政企合作下,南海華光成了「明星企業」。當地金融機構紛紛向其「拋繡球」,而南海工行在勝出的同時,也注定了它所付出的代價。南海工行的最後招術是發放虛假貸款

  早在2000年9月,工商銀行廣東分行信貸管理處在對南海華光的《統一授信審批報告》中就指出:1、該公司為家族式管理,財務運作不規範,透明度不高,我行對掌握該公司真實財務狀況有一定困難;2、該公司貸款真實用途難於監管,貸款回籠存在銀行體外循環情況;3、該公司目前在我行系統融資總額高達近 10億元,風險較為集中,而且貸款抵押率為50%,貸款的第二還款來源落實不足。

  範鵬說,在這樣的警告之下,南海工行仍繼續採取種種違規行為:逆程序審批、超許可權審批;違規發放流動資金貸款用於股本權益性投資和項目投資;短貸長用,未落實有效抵押;貸後管理嚴重失職,未按貸款用途監督貸款的使用。

  不僅如此,這家銀行還嚴重違反儲蓄管理條例和現金管理規定,對南海華光一路「開綠燈」,大量資金被公款私存和提現,致使大量貸款資金非法轉移境外。

  或許,南海工行也曾想過要退出。當南海華光在交通銀行佛山分行、中國農業銀行南海支行的貸款已被列入呆滯(四級分類)或可疑(五級分類),在深圳發展銀行佛山分行出現銀行承兌匯票墊款,在南海工行的貸款已無法按期償還,需要多次展期、利息被拖欠,而南海華光資金週轉出現嚴重問題的情況下,南海工行無論怎樣「力挽狂瀾」都已無濟於事了。

  南海工行被「套牢」,萬般無奈下,使出的最後招術是--發放虛假貸款。2002年9月,這家銀行以南海市偉怡紙業有限公司、南海市沙頭鎮迎賓館、南海市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等12家企業名義,向南海華光發放虛假貸款1.95億元。據查,上述企業中有4家企業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准成立的次日即取得了貸款,而貸款審批手續在企業成立前就已辦好。

  當然,面對銀行的「厚愛」,馮明昌是「知恩圖報」的,他把一小部分的貸款資金返還給銀行作「小金庫」,有一部分流入個人腰包。10億元去向不明,是誰撈到了好處

  在這起政府、企業、銀行相互勾結的惡性案件中,受害的當然是國家,可誰又是最終的受益者呢?

  根據南海華光提供的資料,它在境內7家金融機構取得的28億元貸款,約6億元用於正常生產經營,約6.6億元被挪用作固定資產、土地及股權投資,約5億元資金通過關聯企業互轉後轉入個人儲蓄賬戶或直接提現並最終轉移境外,剩下10億元巨額資金去向不明。

  而據審計初步推算,南海華光在境內的資產不足10億元,逾20億元資金不知其蹤。

  在審計調查過程中,原南海市財政局一再聲稱「自己也是受害者」。理由是:南海華光與原南海市政府境外企業存在貿易和借貸關係,南海華光欠原南海市財政局6億元至7億元的債務。據原南海市財政局提供的資料,2001年末,馮明昌欠原南海市政府境外自辦公司代開證款約2200萬美元,欠原南海市政府約4. 2億元。

  審計發現,上述說法存在很大疑點。其一,從抽查的6份信用證複印件看,開證人為香港國瑞發展有限公司和香港添雅投資有限公司,受益人為在剛果、獨聯體、法國、臺灣、馬來西亞等地的公司,開證用途是購買木材。而據審計人員從外匯局原南海市支局取得的數據,南海華光自成立以來進口付匯1億美元,絕大部分是以貨到付款方式結算。即使原南海市政府境外自辦公司確實代馮開信用證以購買木材,但馮進口木材已向境外付匯,為何馮仍欠市政府信用證款?

  其二,所謂馮欠原南海市政府的4.2億元債務,依據是馮與香港金怡國際有限公司簽訂的借貸合同,根據合同,除6000萬港幣是在境外劃款外,其餘的均在境內由原南海市財政局所屬公司--南海投資管理公司劃入南海華光。而據審計人員調查,南海投資管理公司的資金基本上是一進一出的,首先由馮將資金打入南海投資管理公司,然後再由南海投資管理公司將該筆資金打入馮所屬公司。從資金往來看,馮在境內實際上並沒有欠原南海市政府款項。

  目前,審計工作已基本告一段落,但對於此案幕後主謀的追查仍在進行中,人們拭目以待。

來源: 新華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