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地下工廠童工受摧殘 經常挨餓疾病纏身

發表:2004-11-14 18:5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廣州市康樂村,狹窄昏暗的地下工廠,數百名稚氣未脫的孩子在日夜顛倒中勞作,他們一年才能結到一次工錢,一年也未必能添置一套衣服,還經常挨餓,有些甚至疾病纏身。

康樂村位於廣州市海珠區,東連廣州大道,北鄰中山大學,處廣州繁華地區。2003年底,記者開始在此租房暗訪。據瞭解,康樂村中多為成衣廠,旁邊的鷺江村中多為釘珠廠,兩村交界處多為電腦繡花廠。這些家庭作坊一般都在出租屋的一二層,面積大多在8到40平方米之間,九成以上為「三無廠」。

儘管與繁華鬧市僅一牆之隔,但作息時間卻與外界相反。入夜8點,緊閉的卷閘門陸續打開,睡眼惺忪的人們開始走上自己的工作崗位。凌晨1點左右,工人們要吃點兒東西充飢,村中街道上便開始熱鬧起來。一臉疲憊的孩子隨處可見,三五成群怯生生地去買2塊錢一籠的包子,或是各自買5毛錢一瓶的奶茶……

村裡一家名叫「藝春」的釘珠廠是記者重點關注對象。8月份,廠裡的14名女工中有13名是童工,現在是12名,其中一位女孩剛剛在9月28日中秋節度過她的16歲生日。

無本的買賣

「痒死了,怎麼辦啊?」每當黃水如說痒的時候,老闆就發急,怪她自己不講衛生、不自覺擦藥,還威脅要趕她走,不給工錢,「不要叫,多釘點珠」。

患皰疹的釘珠工人很多,很多新衣服剛印過花,拿來釘珠時,仍滿是刺鼻的藥水味,皮膚接觸多了就得病,老闆已經司空見慣。

27歲的老闆楊漢宏是廣東惠來華湖鎮人,這些孩子也都是他從家鄉的農村一塊招來的。釘珠廠的生意基本上是「無本的買賣」,老闆只發兩樣東西給員工,一把剪刀,2塊錢;一包針,5毛錢。只要付得起房租,認識幾個製衣廠的老闆,能拿到貨做就可以。而釘珠這活卻特別難做,一位曾做過釘珠活的影吧老闆娘說,「簡直不是人幹的活!」細如米粒的珠子要在衣服上整齊地釘出各種圖案,幹活的人很關鍵。「最好是童工啦」,影吧的老闆娘說,她自己釘珠的速度遠不及童工,「她們聽話、眼尖、靈活……」

珠孔大小僅容一根針穿過,孩子們的手每天都會被扎幾十次。藝春廠中,手藝最好的是15歲的少萍,釘珠速度飛快。她左手將珠子往衣服上一摁,右手一劃,就釘好了,彷彿不是在釘,而是用膠水粘上去似的。就是少萍,每天手也會挨上十針八針,她的手「久經磨練」,長滿了老繭。「最怕不小心扎到指甲裡」,少萍說,她也會痛得流眼淚。

由於眼睛總是離不開針與珠孔,孩子們都長著「熊貓眼」。眼睛睜不開,痛,怕光刺痛眼睛。廠裡有個小藥袋,沒有眼藥水,只有安乃近,止痛的。長時間日夜顛倒的工作,很多孩子都會有頭痛的症狀。

13歲的劉奕巒已經離不開安乃近了,每晚都會吃上兩三次。每次從老闆手裡拿藥的時候,老闆都會丟下一句「你怎麼老是頭痛」。

在廠裡做飯的老闆的母親經常會善意地阻攔,「這藥一天只能吃一片,你每天吃這麼多,會吃壞腦子的!」

簡單的三餐

白粥、白飯、榨菜、青菜,這是孩子們三餐的全部。早餐是11點半開始,清炒白菜和白粥;傍晚5點半是正餐,白飯和清炒白菜;凌晨1點左右,白粥和榨菜。孩子們常常五六分鐘就吃完,匆忙幹活。

孩子當中,歐陽曉娟比較單純,動作也慢,被大家認為是「好吃懶做」的「典型」。吃飯時,她總會第一個搶過去,而且最後一個吃完。她12歲的妹妹曉紅就經常訓斥她。懂事的曉紅有她自己的道理:兩人還有一個妹妹、兩個弟弟,種田的父母難以養活五個孩子,她和姐姐出來就是為幫家裡掙點錢,釘珠雖苦,但總能減輕家裡負擔。每次被妹妹訓斥過後,曉娟都會委屈地流淚,「我真沒吃飽!」對這些正處發育期的孩子們來說,這些自然不夠吃。

黃水如、黃水紅兩姐妹已經一年未添新衣服了,每個人只有兩套衣服換來換去。今年,兩姐妹總共花了四百多塊錢,都花在吃的上面。

乏味的娛樂

十幾平方米的工作地方有3只日光燈管,兩台電風扇,兩張桌子,一臺VCD配一隻音箱,這是藝春廠的「硬體」。

音樂是孩子們夜半驅趕「瞌睡蟲」的有效武器。晚8點上班到次日早11點下班,貨多的時候,工作時間還會延長。凌晨1點左右,孩子們困了,就會打開音響聽歌,大家也會搖頭晃腦地跟著唱起來,一般都唱得跑調。

老闆楊漢宏喜歡聽節奏感強的歌,比如DISCO,而且每次聽的時候都會特別興奮,有時還會從躺椅上躥起來,跟著節奏扭幾下屁股。

歌也不會讓聽很久,因為老闆要睡覺。老闆睡著後,孩子們會談笑起來,說話聲音大的時候,被吵醒的老闆就會起來擰聲音最大的那個傢伙的耳朵,大聲罵人:「吵死了,發神經,你們哪有那麼多話說,趕快幹活。」15歲的歐陽曉娟話比較多,耳朵也被擰得最多;當然,打瞌睡的被老闆發現,也會被擰耳朵,以示懲罰。

孩子們住的宿舍離工廠較遠,走路要10分鐘,是一出租屋的4樓,很小的三室一廳。兩間小臥室是孩子們的「天地」,上下鋪的行軍床,每床睡兩個人。這裡,最讓孩子們眼饞的是一臺17英吋的彩電,但老闆不許看,「看什麼看,晚上工作又要打瞌睡。」

未知的收入

辛辛苦苦的孩子們一年到頭能掙多少錢,一切由老闆說了算。老闆從製衣廠拿來貨,按廠家為每件出的價,與釘珠的孩子六四分成。至於廠家出的這個價是多少?只有老闆知道,他說多少就是多少。

工錢年底結算,平時走人,一分錢不給。平時用錢,可向老闆支一些,最多一百。老闆的理由很充分:平時吃住都免了。

老闆自己有個賬本,每天每個孩子幹活多少,都記著。老闆說,這是憑證,年底憑這個發錢。到目前為止,賬本上顯示,薪水排在第一位的是少萍,也就是1700元左右。

「孩子們年底能拿到錢嗎?」對這樣的問題,開了多年重慶酸菜魚店的陳老闆嗤之以鼻,「這一帶很多工廠都宣稱年底會付薪水,到了年底,很多黑心的老闆還不是一走了之!」

康樂的秘密

「你們不要亂跑,不然,警察抓童工時會把你們抓走!」這是藝春廠老闆嚇唬孩子們的話。孩子們當中,文化程度最高的也只上到五年級,歐陽曉娟、曉紅兩姐妹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

涉世未深的孩子們如綿羊般聽話,在康樂村老老實實地生活著,廣州的繁華,他們還未曾見識過。

經過半年多的瞭解,記者掌握的僱用童工的工廠可以列出長長的一大串,其中,很多工廠根本沒有廠名,甚至門牌號都沒有。

康樂東約南4家釘珠製衣廠中,至少有30名童工;康樂南四巷七八家工廠至少有30名;德勝圍院式管理區內六七家廠約有20名;康樂南新街68號的工廠至少有4名……

大量經這些自廣東、湖北、湖南、貴州等地孩子們之手,生產出的西裝、婚紗、襪子等成品被運往廣州大型批發市場,然後流向全國。

那麼康樂村的「三無」作坊到底有多少家?童工到底有多少呢?這裡的很多工廠被層層鐵柵封鎖,外人無法接近,也無人知曉。這就是康樂村的秘密!

(南方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