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胡錦濤打破了外界希望

發表:2005-02-23 02:4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胡錦濤就任中共最高領導人職務已逾兩年。法蘭克福匯報的一篇文章說,外界曾希望胡錦濤對中國的政治體制進行民主改革,拋棄列寧主義的政府形式。但胡錦濤有關「中國不能照抄外國政治體制」、「西方民主體繫在中國是死胡同」等說法打破了外界的希望:

「在胡錦濤統治的兩年內,他順利地解決了兩個棘手的問題。通過接管軍隊,排擠了江澤民的親信。趙紫陽死後,黨內的『自由派』失去了象徵人物。現在胡錦濤開始引導6800萬黨員適應他的統治,像以前所有黨的首腦一樣,他下指示開展黨內學習運動。」

文章介紹了「 保持黨員先進性學習運動」的內容後,歸納了胡錦濤執政後在黨外加強控制的一些做法:

「在黨外,胡錦濤同樣不想開放,而是力圖加強控制。在他任黨的最高領導人的這兩年期間,他收緊了對媒體、特別對網際網路的控制。一些批評性的報紙遭到封閉,記者被逮捕。出版社受到嚴格檢查,電子通訊受到監督,其程度足以使歐洲專家瞠目。一段時間以來聽不到的防止『西化』的警告,現在又出現了。宗教團體受到比過去更為嚴密的監視,因為黨認定,外國顛覆力量 『在宗教的外衣』下正在中國活動。上訪等新的抗爭活動受到遏制,參加的人被逮捕,受到威脅。」

文章最後談到胡錦濤的對外政策時說,胡錦濤將繼續執行積極外交新政策。在對臺政策方面,文章認為:

「胡錦濤治下的臺灣政策也許出現了更為激烈的傾向。遵照黨的意志,全國人大三月份將通過『反分裂法』。按照現在知道的情況,如果臺灣政府採取台獨行動,根據這項法律,中國政府可以進攻臺灣,以武力實現統一。臺灣擔心,這項法律將使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政策空間變得更為狹窄,這樣的擔心是有道理的。而胡錦濤的前任江澤民提出的『江八點』臺灣政策則較為靈活。

江澤民的『三個代表』理論宣告共產黨是社會各階層的代表,在理論上為黨開闢了空間。這個信條寫入了黨章,胡錦濤必須認同。但是他沒有利用政治變革的空間,他迄今為止的政策使人擔心,在政治變革的問題上他將重新回到江澤民時代猶豫不決的狀況。」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