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古樹鉤沉

發表:2005-03-02 02:0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進入春季,北京又迎來植樹最佳季節。其實北京歷史上是個多樹的城市,這與北京人喜種樹的習慣有很大關係。

如今,古樹越來越少,只有在名勝古蹟周圍還可尋找到它們的影蹤。

北京古樹對於重新重視綠化的北京市民來說,留下的不僅是懷舊,還可以引以為榮。當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博士在參觀天壇時曾感言道:「天壇的建築很美,我們可以學你們照樣修一個,但這裡美麗的古柏,我們就毫無辦法得到了。」這些經歷千年風霜、經過無數洗劫頑強生存下來的歷史見證,與其它名勝等價。

據統計,目前北京古樹名木共有五萬餘棵,其中百年以上的二級保護古樹四萬多棵,三百年以上的一級保護古樹七千多棵,北京是世界上名副其實的古樹名木最多的城市。

有八百多年歷史的北京,直到一九八七年,才有了自己的市樹:側柏和國槐。側柏亦名扁柏,耐寒耐旱,高可達二十多米。

由於是常綠樹木,冬季也可在北京街頭看見它綠色的身影。北京最著名的古柏好幾處,如中山公園社稷壇南門外的七棵「遼柏」(其中一棵是園林中的珍品「槐柏合抱」)、天回回音壁外西北側的「九龍柏」、孔廟大成殿前的「降姦柏」、故宮御花園天一門內的「連理柏」、中南海靜谷的「人字柏」、頤和園介壽堂的「介字柏」、西山櫻桃溝的「石上柏」、密雲新城子的唐代「九摟十八杈古柏」等。

國槐又名紫槐、家槐、豆槐、白槐,大喬木豆科,是樹木中的「老壽星」,在北京地區,其樹齡有的高達千年以上。古槐為京城的一大特色,所以人們一提起古都風貌,總是說起「古槐、紫籐、四合院」,春季枝頭槐花飄香,夏季滿樹綠蔭遮陽,大槐樹已成為老北京人生活的一部分。現存的京城名槐有北海畫舫齋古柯庭的「唐槐」、景山「崇禎自縊處」的古槐、故宮武英殿斷虹橋畔的十八棵元代「紫禁十八槐」、國子監的「吉祥槐」、故宮御花園的龍爪槐「蟠龍槐」、東城柏林寺的古七葉槐(又名「蝴蝶槐」)、西四廣濟寺的古七葉槐,萬壽寺門前的「萬壽槐」、香山門前小橋南的香山槐、西山曹雪芹故居的三棵古槐(其中一棵是著名的「歪脖槐」)、戒臺寺「遼槐」、懷柔區柏崖廠村的「漢槐」等。

古時北京人受著古樹的庇蔭,對古樹有一種特別的尊敬。像對待有特殊貢獻的人一樣,有特殊歷史背景的古樹也會被「加官進爵」。北海團城就是擁有被「封爵」古樹最多的地方,但要屬誰的官銜最高,那就是潭柘寺方丈院的「帝王柏」。

相傳這棵遼代種植的古柏在明清兩代,每逢一新帝出世就會長出一枝新椏,乾隆得知龍顏大悅,下令賜封「帝王樹」,潭柘寺自古香火旺盛,後又成為觀光勝地,都離不開這棵樹與這個典故。

《香港大公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