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晉州「租賃」101戶村民保命田建形象廣場(圖)

發表:2005-06-16 06:3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河北省晉州市晉州鎮東關村村民張丙超經常在剛建成的新世紀廣場邊駐足觀望,因為這個廣場是市政府租用了他們村120畝耕地建成的,廣場厚厚的混凝土下面就有張丙超曾經種過多年的0.8畝葡萄地。

  有村民透露,新世紀廣場是這個縣級市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如果佔用120畝耕地,走合法征地的手續是根本不可能得到批准的。所以,市政府才「另闢蹊徑」,改征為租。

  2003年11月3日,東關村的村民們突然接到村委會的通知:根據市政府的城市規劃,需要租用村裡土地120畝建綠地廣場,村裡已經和政府部門簽訂了租地協議,租金每年每畝1000元,當年青苗費2300元;而且3天內清除土地上的所有附屬物。

  這120畝被租土地涉及東關村101戶村民的耕地,村民稱之為「保命田」。

  記者在東關村瞭解到一組數字:全村有2000多人口,1989年全村有耕地1923畝,經過逐年的征地佔用,2000年下降為1432畝;2003年耕地則降為1327畝,村民們賴以生存的耕地逐年減少,而且還不包括「出租」的耕地。

  看著村裡的耕地不斷地減少,村民們堅決反對這次租地。2003年11月16日,晉州市有關部門強行圈地,清除了120畝耕地上的玉米、葡萄、楊樹、水井。

  村民們決心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2004年6月30日,東關村6名村民代表被強行租佔耕地的村民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法院判決晉州市建設局、市園林綠化處和東關村村委會租地行為違法並予以撤銷,責令被告退還村民承包經營的土地。

  2004年10月8日,河北省辛集市法院一審認為晉州市建設局、園林處租賃東關村村委會土地的行為不是行政行為,裁定駁回村民們的起訴。村民們沒有上訴,因為市裡提高了租金,每畝增加100元。

  我國的土地管理法有明確的規定,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國務院也三令五申嚴禁違法佔用耕地。可是,晉州市照樣佔用耕地,只不過把政府的征地行為改為了租用。村民李申起指著廣場告訴記者:「這個市裡的形象工程像是臨時建築嗎?政府與村委會私下違法簽訂的租地合同,連租多少時間的年限都沒有寫,這不是明擺著『永遠』租用下去了嗎?和征佔耕地有什麼區別?」

  晉州市國土局對此答覆:120畝是耕地,但不是基本農田。徵用耕地要辦農用地轉用手續,但他們是租地正通過法院在解決。

  有知情人透露:晉州市為規避土地管理法而租用的耕地絕不止這120畝;還有東關村租給市第三實驗小學的20多畝;總十莊鎮租給新時代商城300畝;宿村租給玉龍汽車配件廠的100畝;姚家莊村計畫租給沙河鋼鐵廠3000畝(現已剷平500畝)。但除少數村民因所得租金少告狀外,大多數村民卻拿到「滿意」 的租金而選擇了沉默,認可了「以租代征」變相違法佔地的行為。因此,更多的租地行為是隱藏在水下的。

  記者無法對此一一核實,但晉州市國土局的工作人員私下承認「以租代征」耕地的行為在當地確實不少。

  記者從國土資源部有關部門瞭解到,「以租代征」非法佔用耕地現像在全國各地非常普遍。一位長期從事國土執法工作的人士對這種租用耕地進行非農項目建設的現象很憂慮,他告訴記者這是一種國土部門很難瞭解實情和控制的違法行為,因為出租耕地能使農村集體和村民暫時得到眼前利益;租佔耕地單位可以逃避應向國家繳納的各種稅費並輕易佔用耕地;地方政府則能凸顯政績,吃虧的是國家!必定造成國有資產的大量流失。而且,對這種明顯改變農用地性質的「以租代征」違法行為,相關法律沒有一種行之有效的處罰機制和規定。

  這位業內人士透露,由於出租方和承租方都能獲得各自需要的經濟利益,在這種利益不發生矛盾和衝突時,政府行政主管部門往往是「民不舉,官不究」,其結果必然造成我們統計在冊的耕地統計數字中,實際上有相當數量的耕地沒有作為農用地使用。這種情況嚴重損害了國家和失地農民的長遠利益。

  國土資源部歷年發布的全國土地利用變更調查顯示,全國耕地面積由1996年10月底的19.51億畝,減少到2004年10月底的18.37億畝,8年間減少耕地1.14億畝,平均每年減少耕地1425萬畝。

  但更令人感到擔憂的是,上述統計數字還不包括那些全國各地大量的「以租代征」的耕地。

  在新世紀廣場厚厚的混凝土下面,曾經是東關村101戶村民一直種植小麥、玉米、葡萄、樹苗的保命田。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