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掉下地鐵預留口 人命換不來一塊警示牌

發表:2005-07-13 19:4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13日報導,北京聯大學生趙陽11日到北京西站接人時,在站台上掉入深達十餘米的地鐵預留口,雖經搶救至今生命垂危。而趙陽掉入的地鐵預留口,僅以薄鐵皮覆蓋,周圍沒有任何警示危險的標誌。

  在北京西站站臺這樣一個大型公共場所,竟然有這樣一個讓身強力壯的大學生身受重傷的「地鐵預留口」,這本身已讓人震驚了。而北京西站事後的做法和說法,就更讓人不能理解:事隔一天後,記者在事故發生地點,仍沒有見到警示標誌,而北京西站一位副站長對此的解釋是:車站方面是車站的使用方,不是建設方,對於增加警示標誌等問題,站方會向上級部門反映。

  這種答覆真是讓人吃驚!一個年輕人的鮮血和生命,難道換不來一塊警示牌嗎?設立警示標誌,以免再傷他人,這是一個稍有責任心和關心他人的公民都會立即去做的事,北京西站的負責人卻以「向上級部門反映」為由推諉不辦,其麻木之心和不負責任的態度,與一個大型公共設施管理者應有的責任意識和 「以人為本」理念,相差何其之遠!

  其實,北京西站出此旅客傷害事故,並不是偶然的,北京西站的負責人既能口出此言,自然也不認為如此說話有何不妥。這其實是北京西站建設和管理的某些方面,漠視乘客權益和安全的必然結果。對於北京西站的諸多「不便民」和安全隱患,很多乘客乃至車站工作人員,早有許多意見和怨言,人們反映最多的是北京西站有「四大難」:進站難、出站難、接人難、停車難。如果說,北京西站諸多不便民之處,和諸如出站通道擁擠狹窄的重大安全隱患,是工程建設先天 「硬傷」所致,非要投入巨資重新改建不足以改變,那麼,趙陽在站臺摔成重傷事件和車站負責人的某些言行更說明,北京西站某些管理人員「以人為本」理念的缺失,對乘客權益和安全的漠視,更是要不得的態度。就在趙陽摔成重傷之後,北京西站的負責人不是反躬自省,抓緊採取改正措施,反而說「地鐵預留口不是旅客正常進出站臺的必經之地,旅客不應該在此滯留」,而車站自身的責任和管理疏漏,則不見隻言片語。這種態度不改變,就難保趙陽摔傷一類悲劇不再重演。

  北京西站「不便民」之處和安全中存在的問題,實際上是我國一些公共設施建設弊病的集中體現。一些公共設施設計建造的出發點,往往是唯領導意志是從,唯洋派豪華是好,唯部門利益是圖,而公眾是不是安全,是不是便利,則往往考慮不多甚至根本不予考慮。這樣的工程,往往投資巨大,效用很差,群眾意見很大,由此造成的社會財富巨大浪費,更讓人心痛心驚。

  趙陽摔傷的教訓應當深刻汲取,有關責任人應當受到嚴肅追究。大型公共設施就要以人為本,以公眾的安全便利為要。願學子趙陽的鮮血,在包括北京西站在內的公共設施管理人員心中,樹起一張悚然自省的警示牌,把以人為本的理念,不是僅掛在牆上,而是落實到為乘客服務的每一個環節中。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