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境內長城嚴重受損

發表:2006-03-06 08: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寧夏回族自治區文物專家表示,寧夏境內現存長城總長度一千五百零七公里,有城臺七百零六座,但目前損壞程度相當嚴重。

新華社報導,寧夏自治區去年組織專家調查寧夏境內長城狀況,發現長城受損有風雨剝蝕、山洪沖刷、風沙淤漫等自然因素,人為破壞更嚴重。

近年來,中國各地積極發展經濟,卻將長城視為障礙任意拆除。隨著長城附近工程建築項目逐年增多,長城受損情況日益嚴重。

二零零四年中國修建內蒙古鄂托克前旗至銀川道路,竟從紅山堡西側穿越長城,長城被挖斷十公尺。

寧夏三關口南面一些地方,長城牆體被當地牧羊人利用,一些地方被開闢為進山通道。

河東長城被開闢為通道,加上開發不當,銀古公路兩側牆體被牆磚包砌,改變長城的原有風貌。

另外一些地方將長城附近的磚窯、長城夯土採挖出來,用作燒磚坯料。

寧夏自古為邊塞要地,素有「關中屏障,河隴咽喉」之稱。從戰國至秦、漢、隋、明時期,在寧夏都曾修筑過長城。

長城從南到北,自西向東,並行或跨越寧夏境內,進出陝西、甘肅兩省,相去數百裡,形成北部、中部、南部三道長城。北部長城多沿邊界而筑,起伏不大,中部、南部長城多依山傍谷,平緩延伸。

中央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