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何時變「白」?

作者:天人 發表:2006-04-22 20:2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4月20日,大陸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報導:在漯河地區,曾經有100多家造紙企業,嚴重地污染了當地沙河的水質。下游居民被迫集體乘坐拖拉機到漯河市政府集體上訪告狀,帶著下游的水把每一個辦公室的熱水瓶都灌滿了污水,群眾說要你們也體驗一下,如果你們認為這些黑水能喝的話,那你們就繼續排污。結果,這次「送水」事件在整個漯河市引起了強烈的震動,同時也促使政府痛下決心治理污染。但是如果關閉這些造紙廠就意味著每年將減少利稅2個億。在要經濟效益還是要自然環境之間,當地政府選擇了後者。整治的結果是只剩下了一家造紙廠,並且該廠排放指標均已達標,不過水質仍有進一步改善的必要。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在二氧化硫排放方面,當地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十五期間由於電力緊張,五年間煤炭消耗量增長了近一倍,排放到空氣中的二氧化硫的濃度也隨之出現了增加的勢頭。當地的水從感官上看就像醬油和醋一樣的顏色,能聞到一股腥臭味,非常明顯是造紙的廢水。而且,流經漯河的大小河流全都遭受到了嚴重的污染。

河南省是一個污染較為嚴重的省份,他們在一些污染重災區採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留給人們很多的啟示。從他們的經驗看,先污染後治理,付出的代價是驚人的。因此,治理污染,需要痛下決心,治理得越早越徹底,環境收益才會越大,這一點應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4月17日,大陸第六次全國環保大會召開。據有關資料顯示,2000年至2005年是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五年,然而伴隨經濟發展,環保問題愈加凸顯出來。雖然在環保規劃確定的27項指標中,大部分指標已基本完成或接近完成,但仍有一些主要指標沒有完成,如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分別是水質和空氣污染的主要指標。

記得「兩會」結束後,溫家寶舉行記者招待會,一位臺灣《人權通訊社》的老記者對溫說,他剛從上海來,那裡的水都是黃的,已經不能喝了,大陸的環保問題要是再不解決,總理您的豐功偉績將會付之東流了。溫也承認,他在任期間,在環境治理方面是失敗的。那麼,既然是失敗的,為什麼還不加緊扭轉敗局呢?漯河市在關閉了當地很多造紙廠後,每年減少利稅2個億。而全國上下要是也痛下決心,會損失掉多少「GDP」呢?大家知道,「GDP」是中共向世界炫耀的「命根子」,是吸引外來投資的強大「磁石」,因為它需要靠外界不斷地「輸血」才能維持生命。所以說,它寧可讓全國人民都喝「黑水」,也不會去主動治理。當然,它自己不會喝。

現在,大陸的環境污染問題已經非常嚴重了,前幾天,北京「下土」了,經受了11次沙塵暴以來最嚴重的「洗禮」。並且,華北地區30萬平方公里的上空都有不同程度的揚沙天氣出現。地球是有生命的,是一個「活體」。而人類如果不知好歹,窮凶極惡地向「她」貪婪地索取,那麼,等待我們的將是大自然無情的報復!難道非要等到「天」把北京「埋」了;等到各族人民把全國各地的「黑水」都潑向天安門,你中共才能清醒嗎?

另據瞭解,十一五期間,中共環保部門將採取更加「嚴厲」的措施,來控制污染物的排放。甭問,又是廢話,跟沒說一樣!(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