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專欄】叢飛再難「重飛」 一個「爸爸」的涅槃

發表:2006-04-24 19:4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生前無私救助183個貧困兒童的深圳歌手叢飛,因患晚期胃癌致多臟器功能衰竭,於4月20日晚8時40分在深圳溘然長逝,年僅37歲。叢飛生前立下遺囑捐獻眼角膜,以他最後的愛心之舉,將光明永遠饋贈社會、長留人間。2005當選「感動中國」的著名公益人士--叢飛,再一次用行動感動了中國。

  從1994年起,叢飛開始用自身微薄的演出費資助失學兒童。目前已長期資助彞族、布依族、苗族、白族、羌族等十多個民族的40多名孩子。據統計,到過世前,叢飛捐出的各種錢物總計近300萬元,183個孩子得到他的資助得以繼續學業。這些孩子每次看到叢飛時,都親切地稱他為「爸爸」。

  自今年2月以來,叢飛的病情惡化,癌細胞在腹腔內廣泛轉移,至3月中旬,叢飛已經無法進食甚至無法喝水,每天只能靠輸液來維持生命。10天前,堅強的叢飛開始鎮定地安排自己的後事。他提出,身後捐出眼角膜,讓自己有用的器官能幫助有需要的人。

又是移植人體器官!但這個「移植」卻讓我們感到欣慰,捐贈人是自覺自願的,而不是不知情或者被強迫,最重要的是在死後被「下刀」,而不是活體割取,生命的尊嚴得到了充分的尊重。

叢飛,這個在當今大陸人慾橫流的社會裏難得的好人完美的「謝幕」了,那麼,他的去世給我們留下了什麼啟示呢?

報大陸媒體報導:在他患病期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多次指示深圳要竭盡全力搶救叢飛並為他解決生活困難。國家民政部、團中央、中國文聯領導親自探望並送來慰問金。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李鴻忠多次去醫院看望叢飛,鼓勵他戰勝病魔,重返舞臺。省有關部門也多次看望叢飛。深圳市委副書記、市長許宗衡也多次到醫院看望鼓勵他。深圳市委、市政府有關部門快速行動,為叢飛解決了戶口、社保、妻子工作、住房、治療費用等生活困難。大家發現了吧,領導們的關懷都是在叢飛患病之後才給的,也就是說,你不得癌證,「政府」是不管你的,你以前做的許多好事,「我」只當沒看見,反正是你自己心甘情願做的。而你「一不小心」感動了中國,成了舉世聞名的「大善人」,「政府」有關領導卻正好藉此機會大加獎掖,頻頻曝光,讓全國人民都知道「我」是多麼的「以人為本、親民愛民」。而叢飛可能到死都不明白,他的善舉不僅給失學孩子帶來了重回課堂的希望,還為很多貪官污吏謀了不少「福利」,可謂一舉兩得。

另外,為什麼叢飛的善舉竟是「停不下來」呢?這裡面自然有他的執著道義,但同樣也有孩子家長們的追索。為什麼一位捐助近300萬元的人竟交不起女兒的托兒費、自己的醫療費,反欠了17萬元的外債?這裡面也一定滲透著世態的炎涼。不是有被救助孩子的家長並不相信叢飛的患病而以為他要「賴帳」嗎?不是有被救助的學生大學畢業後責備叢飛不盡心盡力為其謀職,枉稱「爸爸」嗎?不是有的被救助人還責備叢飛對媒體說出自己的大名而使自己很「沒面子」嗎?不是有人懷疑他的醫療費是否挪用了社會助學捐款嗎?不是有更多的人懷疑他的動機是否高尚嗎?這些都是什麼?不就是現在大陸人心的冷漠和感恩心態的缺失嗎?一個好人能給183個孩子當「爸爸」,客觀上就會分擔那183個爸爸身上的壓力,這樣的人,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懷疑他嗎?一個人做事情是有其自然慣性的,叢飛是被很多人稱為「傻子」,但實際上他很聰明,他知道如果先前做了很多好事,而後期要是不繼續做下去,那麼,必然會前功盡棄、「武功盡失」。他曾經這樣評價自己的助學之舉:「我將自己送上了天梯,上去後卻下不來,真是無力再往上走但也沒有下梯之路。」這就是他發自內心的真實寫照。

叢飛走了,但是卻沒有「繼承人」。因為他的「遺產」太豐厚了,以至於很多人望而卻步,不敢接過這「最後一棒」,而叢飛只能用他留下的一雙「眼睛」來關注著他曾經深愛著的這個世界。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