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包之都的童工生活

發表:2006-05-17 06:3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位於河北省高碑店市的白溝是「中國箱包之都」,這裡每年生產箱包超過2億只。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2億只箱包有很多出自童工稚嫩的雙手──

當日,記者見到了賈小峰和張小明,這兩個農村少年頭髮都是長長的,穿著拖鞋,拎著癟癟的行李包,神情茫然而疲憊,見到來接他們的親人,並沒表現出多麼激動和高興。張小明的父親說:兒子不想讀書,就讓他出去打工吧。張小明的父親張麥環對記者說,他兒子的生日是1991年農曆7月初三,算來還不滿15週歲,但兒子不愛讀書,去年上初三,剛上了三天就堅決不去學校了。「我們也沒辦法。今年春節後,村裡來了個商丘人說可以介紹孩子們外出打工,我就讓兒子也去了。同去的這些孩子中,還有不少是兒子的同學。」

張麥環說的那個商丘人叫魏積安,據說他把孩子們帶到高碑店市張六莊鄉的三個村民家後,以男孩600元、女孩700元的價格向老闆們收取了中介費。正因為為每個孩子支付了高額的中介費,當賈超民、張麥環提出接孩子時,三個家庭作坊的老闆都非常「氣憤」。「除了中介費、培訓費,我們還有買材料、買機器的費用,加起來得幾萬元,你們要想把孩子領走,得先賠償我們這些損失。」 賈超民和張麥環對記者說,當他們想把孩子領回去的時候,老闆們不但不給工資,還讓他們賠償「損失」。

「為什麼不讓孩子先上個職業學校,學點本事,到了年齡再出來打工呢?」記者問。張麥環說,他們那裡只有一所石油職高,但學費太高,要兩萬元,他們出不起。賈小峰的父親賈超民說,他們在農村得不到任何有關職業教育的信息。對賈小峰的採訪記錄:我們只在農曆二月二休息過一天

賈小峰,男,據他自己說是生於1990年3月,剛年滿16週歲。

  下面是記者對他的採訪記錄。

  記者:你在誰家打工?老闆家一共有多少個工人?從事什麼工作?

  賈小峰:我們老闆姓艾,他家有十幾個工人,主要工作是用縫紉機匝包,是那種學生用的書包。

  記者:你們每天工作多長時間?

  賈小峰:上午7點到12點,下午1點到7點半,晚上8點到10點。後來實行「計件」,每天要匝100個包。

  記者:按照一個正常的熟練工的速度,完成100個包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賈小峰:正常的晚上再多干1個小時就能幹完了。

  記者:就是說每天完成正常的「計件」工作量至少也得需要12個小時,那如果不完成呢,不想幹那麼多行不行?

  賈小峰:那怎麼行呢,不幹這麼多,老闆該賠錢了。

  記者:如果你們提前完成「計件」,是不是可以早點休息呢?

  賈小峰:也不可以,還得干到10點。我們老闆算不錯的了,張小明他們在趙XX家幹活,每天差不多都得干到夜裡12點。

  記者:每天做工這麼長時間,覺得累嗎?

  賈小峰:當然累了,剛開始受不了,現在差不多了。

  記者:有累哭的嗎?

  賈小峰:有,有的是做不好被老闆說哭的,還有太累了,晚上躺在床上哭的。

  記者:男孩哭的多還是女孩哭的多?你哭過嗎?

  賈小峰:都有。我也哭過。(不好意思地說)

  記者:有生過病的嗎?

  賈小峰:有。剛來的時候,可能因為吃不慣這裡的飯,有個女孩暈倒過,她一病老闆就對她特別好。

  記者:我算了一下,你來這裡打工有70多天,有過休息日嗎?

  賈小峰:我們只休息過一天,是農曆二月二,當地風俗是這一天不能動針線。我們只在這一天沒有幹活。其它的時候只有生病了才可以請假。我因為感冒請過一天假。

  記者:你們來以後,老闆跟你們簽過勞動合同嗎?和你們明確說過每月工資是多少了嗎?

  賈小峰:合同沒簽過。工資說了,我們的保底工資是每月500元。到年底結清。平時有需要可以向老闆提前要。

  記者:你要過工資嗎?

  賈小峰:要過,老闆給了50元。

  記者:你看你們都這麼小,每天工作那麼長時間,還不能按月領到工資,你有沒有意識到老闆這麼做是違法的?

  賈小峰:沒想過。就是覺得太累,想回家。

  (賈小峰的父親賈超民說,他曾兩次接到賈小峰偷偷打來的電話,說想回家。賈超民於是不顧一切地把孩子接回家。記者得知,老闆並沒有給賈小峰結算工資,賈小峰干了整整70天只拿到了50元錢。)

  張小明說:有時吃不飽飯,因為飯還沒吃完,就到幹活時間了

  相對張小明來說,賈小峰的工作還算「輕鬆」,所以賈小峰一再對記者說,他們的老闆和老闆娘「人挺好的」。

  14歲的張小明還是滿臉稚氣,他向記者講述了他們的工作時間:每天早晨6點半起床,吃早飯。上午7點開始幹活一直到12點半,下午1點到晚上8點15 分,晚上8點半再干到夜裡10點半。因為每天都有匝壞的包,返工、修理還得再加班1-2個小時。「我們最晚加班到夜裡兩點多。」「平均每天也就睡五六個小時。」「有時吃不飽飯,因為經常還沒吃完飯,就又到幹活時間了。」

  即使吃了許多苦,張小明離開老闆家的時候還是流了淚,記者問他為什麼哭,他說:「就這麼走了,覺得挺對不起老闆的。」

  「要不,再把你送回去。」張小明的父親心疼地開玩笑說。

  「不回去。太累了。」

  白溝的箱包與童工的手

  賈小峰和張小明打工的地方臨近「中國箱包之都」──白溝,這是隸屬於河北省高碑店市的一個副縣級建制鎮。在白溝及周邊地區,加工箱包的家庭作坊比比皆是。

一份資料顯示:白溝每年生產箱包達2億只以上,箱包產業帶動周邊縣市50多個鄉鎮、30多萬人走上了致富之路。僅高碑店市就有8個鄉鎮,184個村街的 2.2萬個農戶,依托白溝市場從事箱包加工及相關服務行業。調查顯示:2005年,白溝農民人均純收入6970元,平均戶有電話1.5部、彩電1.5臺、摩托車1輛、各種機刮?.8輛,全鎮存款餘額15億元,基本達到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