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淪為泱泱垃圾大國

發表:2006-06-19 10:5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每日將垃圾從自己的住所中拿出去的時候心中都有異樣的歡喜。相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這微觀到了一個凡夫俗子面對垃圾的心情。

中國社會中的垃圾越來越多。看一看北京的垃圾場,聽說極為壯觀,那體現著一個偉大都市的吞吐。垃圾越來越多是兩個原因導致的。其一,農業社會中的垃圾很少,生產中幾乎沒有廢物,麥秸成了燃料,消費中也少廢物,糞便餵了牲口,作了肥料。中國正在告別農業生存方式,進入工業社會,後者造就了最多的物質垃圾。其二,工業生產的效率越低,垃圾越多。首先是生產中有垃圾,比如冶金中的礦渣。其次,任何物品,大至樓房,小至電池,都有壽命,都會報廢。效率高意味著:生產導致的廢物少,生產的東西質量高、壽命長。聽說英國很多人的住房是祖產,逾百年而牢固如初。如果中國的樓房和橋樑五十年就報廢,不就變成垃圾了嗎?產品短壽,計算GDP不是該打折扣嗎?但是打折了嗎?極端地說,類似垃圾的產品都可以構成GDP。

中國的精神產品也開始了大規模生產,不幸的是也有大批垃圾問世。2004年,全國出版的圖書、期刊、報紙用紙量486萬噸。其中圖書用紙110萬噸,定價總金額593億元。這是多麼龐大的數字啊。但是數字的後面是什麼呢?其中多大比例轉瞬成為垃圾呢?學術作品(包括著作和期刊中的論文)中的80% 是垃圾。

從某種意義上說,垃圾是必然的,不僅在消費後,而且在生產中,不僅是礦渣類的垃圾,而且包括產品本身。這沒什麼大驚小怪的。令人驚訝的是,中國不僅沒有以制度化的措施抑制垃圾,相反還以制度手段催化圖書垃圾的生產。中國的教授、副教授、講師們每年必須髮表相當數量的著作和論文,乃至博士生也必須髮表兩三篇論文。若沒有這一制度,很多人會選擇述而不作,安分於講課授業,或積累數年偶有著述。是因為這一制度才有了學術垃圾的鋪天蓋地。這一制度可惡之極,清除這一制度是清除學術垃圾的第一要務。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