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每年百名大學生被送進精神病院

發表:2007-01-11 02:5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一項對全國12.6萬名大學生的調查顯示,其中20.3%有心理問題。在廣東高校中,如果算上鬱悶、焦慮等輕微症狀則高達40%。

  在廣東高校中,一所高校幾乎每年都有3~5名大學生因心理疾病被送往精神病院接受治療。而包括跳樓等行為在內的大學生自殺現象,更是讓高校防不勝防。

  廣州市芳村明心路,著名的廣州市精神病院就坐落在這裡。每天,這裡吵鬧聲、狂叫聲不絕於耳。病區的大門上常常掛著一把大鎖,沒有特別申請,任何人都難以跨越這道門檻。這裡的醫生隨時都要提防著不被病人的意外舉動弄傷。在這裡,住著一群原本應該在校園裡求學的大學生。

  來自廣州市精神病院統計數據顯示:社會人群中有心理疾病的患病群體高達10%,高校的大學生群體中則比例更高,普遍在20%∼30%左右。在這些有心理疾病的大學生中,上升到精神分裂現象的精神病大學生患者則在1%左右。廣州市精神病院(廣州市腦科醫院)心理康復科副主任徐文軍、副主任醫師郭揚波告訴記者,近年來,大學生精神病患者的比例逐年增高。在該院每年收治的1500餘病人中,大約有100名是在校大學生,其中大多數學生來自廣州各大高校。

  休學治病沒了自信 單戀失敗性情大變

  吳勇(化名),今年22歲,曾經是一名令人羨慕的優秀大學生。如今,卻成了廣州市精神病院的一名在冊病人,病歷上「精神分裂症」幾個大字清晰可見。

  第一次打擊:休學治病

  2003年廣東湛江考區,吳勇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廣州某著名高校。入學前一天,村里特意為他舉行歡送會,那一天,他成為全村男女老少共同的驕傲。進入大學,聰明好學的吳勇依然引人注目:成績優異、性情活躍使他很快成為校學生團體的「小頭頭」,也由此贏得大多數學生的尊重,特別是一些女孩子,把他當成了心目中的白馬王子。



然而,命運卻跟他開了個玩笑。大一才剛剛開始了一個學期,一天,正在上課的吳勇突然感到一陣巨痛,之後就被送入醫院。當醫生的診斷書上「大三陽」三個字躍入眼帘的一刻,吳勇整個人驚呆了。按照規定,吳勇是要被退學的。但出於同情,學校還是允許他休學一年回家治病。

  2004年,治療後的吳勇重新回到大學課堂,但坐在他身邊的卻是一群陌生的師弟師妹。看到曾經朝夕相處的同齡學友已經快樂地開始大二的生活,一向自傲的吳勇頓時有了一種說不出的失落感。之後,吳勇整個人也和生病前的他判若兩人。吳勇的摯友小艾這樣形容當時的他:「高中時的輝煌、曾經的理想均成為過去,這讓吳勇很不是滋味,以前樂觀灑脫的性情蕩然無存,經常變得沉默不語」。

  第二次打擊:追女失敗

  就在這時,同年級的一名女生走進了吳勇的視野,「女孩是廣州人,清純美麗,是班裡很多男生追求的對象」小艾說。於是吳勇很快向其展開情感攻勢,沒想到第一次就遭到了拒絕。一次不成,二次、三次,「獻花、送電影票,跟蹤求愛」,所有可以討女生歡心的方式,吳勇都用上了,卻依然不能打動芳心。小艾說,一次次的遭拒,令吳勇氣急敗壞,有一次他居然跟蹤到了女生的家裡,但被女生的父親毫不客氣地趕出大門。追求不成加上身體不好,吳勇的心情日漸鬱悶。這件事後,吳勇整個人都變得「內向抑鬱,從來沒有見他笑過!」性情也是時好時壞,暴躁時,他會跟同學大喊大叫。

  終於有一天,吳勇不得不走進了學校的心理治療室。小艾回憶當時的情景:「那一天,正在睡夢中,吳勇突然敲響我宿舍的門,接著就和我擠到同一張床上,他說,他不願再回宿舍住了,心裏很煩,想讓我帶他去看心理醫生!」後來才知道,他和宿舍裡的同學大吵了一架,被趕出了宿舍。原因是他身體不好睡得早,而宿舍的同學習慣晚睡大聲說話引起他的暴怒。接下來,吳勇的情況越來越糟,各種各樣怪異的話也從他的口中傳出:「你為什麼對著我呼氣,你是不是對我有意見?」「我知道你們在想什麼?你們在密謀害我!」聽到這些話,身邊同學唯恐避之不及。

  爆發:怪異言語嚇壞同學

  學校的老師很快知道了情況,把他帶到醫院,醫生的診斷結果讓人吃驚:「間歇性精神分裂症。」吳勇很快被送進了廣州市精神病院。小艾說,在此之前,我一直不相信我最要好的朋友真的得上了精神病,我想至多是一種抑鬱病,甚至連老師也推斷他可能精神方面出現問題時,我還是不相信,我以為是大家不瞭解他。可是,那一天,他突然惡狠狠地對我說:「我知道你現在想什麼,你在用特異功能告訴我媽,讓她來送我進精神病院!」他看我的目光中充滿了仇恨,讓我覺得很恐怖。至此,我才不得不接受這樣的事實。」

  由於送進精神病院必須徵得家人的同意,學校很快聯繫了吳勇的父母。見到兒子的一刻,吳勇的母親——這個鄉下婦女悲傷得說不出話來。曾經那麼上進聰明的兒子怎麼會變成這樣?家裡一貧如洗的生活又怎麼有能力去治好孩子的病?

  值得慶幸的是,在學校和醫生的配合下,吳勇的病情很快得到控制,如今在醫院治療的他恢復得很快。

  反鎖房內床頭藏砍刀 不肯上學與父母為敵

  中山大學學生小何的發病讓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議。

  小何,高大、英俊,學習成績也很優秀。優越的家庭環境,知識份子家庭獨特的教育方式,令身為教授的父母怎麼也不會想到,如此苦心培育了十餘年的龍子會成了常人眼中的「瘋子」。已過知天命之年的老人怎麼能接受這樣的事實?

  他們永遠也忘不了那一天,一向懂事聽話的兒子突然把自己整日反鎖在家中,怎麼呼喚也不出來。夜半時分,父母伏窗而看,竟吃驚地看到兒子在床頭放著一把砍柴刀。在母親絕望的呼喚下,兒子竟然喊出「我不是你們親生的,你們是要來害我的……」這樣不可思議的話。

  實在沒有辦法,父母只好來到廣州市精神病院請心理醫生上門看病。但就在此刻,他們也只是希望藉助醫生的幫助讓兒子乖乖打開房門,根本不願相信自己的寶貝兒子會是狂躁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據醫生回憶,小何當時把父母看作敵人一樣,他還把一把砍柴刀放在床頭,閉門不出,警覺性特別強,反抗自衛意識也很強。他把自己關在家裡幾個月,不肯上學。「好在他沒有做出什麼過激的行動,不然在這種混亂意識的支配下,殺害父母的血案也是有可能發生的啊!」

  最終,經過醫生的多次勸說,父母才強制讓小何住進了醫院。

  到醫院接受治療後,醫生不敢告訴他這是精神病院,只是說身體不好,找個地方讓他休養一下。經過一個月的治療,小何很快就好轉了。小何的主治醫生郭醫生告訴記者,在與家長的交流中,我們十分詫異,身為教授的父母怎麼會如此不相信科學的診斷?她們始終以為是「自己照顧他不夠好」才讓兒子得了病。但其實這是其內部因素引起的,應該是基因方面的問題。

  醫生還表示,小何的父母當初表現得比較平淡,不相信兒子是生病的,等了幾個月才來看病,而且還矛盾很多,害怕住院給孩子的將來帶來不好的影響……這樣無疑耽誤了病情。

  和好友愛上同一男生 抑鬱成瘋總怕被人殺

  廣州市精神病院(廣州市腦科醫院)副主任醫師、廣東省心理衛生協會理事徐文軍告訴記者,很多大學生剛剛送進來時,都會處於發病狀態,有的孩子受到病情激發,意識混亂,帶有很強的攻擊性,給身邊的人帶來極大的危險性。因此,當病人送入時,對於病情處於嚴重興奮狀態的孩子,醫院規定必須單獨呆一間房內,最快也要三四天才能進入普通病房。在這些病房中,通常有護士和護工人員一天24小時守候著……

  華南農業大學學生小玲就是這樣的典型。小玲,廣東東莞人,父親是一名國家幹部。初來報到時,醫生怎麼也無法相信,如此文靜甜美的女孩會患上精神病。平靜中的她沒有任何過激的狀態,然而,在進入診室不久,那種強烈的攻擊性就讓人感到後怕。

  「你們要害我!我不吃藥!」「有人給我飯裡下了毒!」「你敢害我,我先殺了你!」一連串恐怖的話語從小玲的口中傳出。看著女兒語無倫次的樣子,小玲的父親忍不住流下了淚。「我的女兒啊,你究竟怎麼了?」父親痛徹心扉的哭聲響徹了醫院……

  醫生最終診斷小玲的「被害妄想症」,是受到一些刺激而誘發的。小玲在學校裡有一個非常要好的女伴,兩人同吃同住形影不離,因為是一個宿舍,兩人無話不談幾乎沒有什麼個人秘密。但有一天在聊天中,小玲知道她的這個女伴戀愛了,最要命的是,她們兩人同時喜歡同一個男生。

  那一晚的談話之後,兩個原本無話不說的女伴開始出現了微妙的情感變化,彼此間開始有意無意地疏遠。小玲也因此變得情緒沮喪,心情憂鬱,後來更發展到兩人的關係越來越緊張。在這種整日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壓力下,小玲變得天天胡思亂想,最後乾脆不上課,不自習,學習成績也是一路滑坡。惡性循環下,小玲感覺生活力不從心,最終就變成了這樣。

  最初害病時,小玲總覺得同學要害他,在飯堂吃飯也會懷疑飯有毒。同學發現她的行為異常,向老師報告,於是老師把她送進醫院。到醫院後,小玲不願意吃藥,也不配合治療,醫生多次勸說,跟她講解治病的重要性,說明不進行身體檢查的危害性等,才讓她得以接受治療。因為是大學生,素質高,僅過了一個多月,小玲病情就逐漸恢復。但沒想到,出院回校後,她又自己私下停止用藥,導致病情復發。如今她不得不再次住進醫院接受治療。現在醫生給他治病最大的目的,就是希望她能恢復社會功能,繼續上學。

  記者看到,因為是復發病人,醫院對小玲的探房十分警惕。每週,小玲的父母會在醫生的允許下入院探望她一次,還必須是在她心情平靜的時候。

 
 記者探訪 小玲在醫院裡的一天

  7:10 起床

  7:25左右 在管理人員的帶領下領取早餐。乘早餐的盆是鋼的、扁扁的,玻璃器皿或是水果刀等尖銳的帶有傷害性的物品在這裡是看不到的。

  8:00 見醫生,接受醫生查房。

  10:00∼11:30 接受工娛治療(工作和娛樂治療),畫畫、聽音樂或是跳舞。她可以有不同的選擇,有時候醫生會允許她整理內務。這裡有的病人還要接受物理治療,電磁療等,但小玲是不需要的,因為她的反應期已經過去了。

  11:30∼12:00 午飯

  12:30∼14:30 午休

  14:30∼17:00 家屬探視時間。沒有家人探視時,小玲可以打乒乓,看電視,看書,寫東西。

  17:00∼21:00 吃晚飯,然後看電視。

  21:00 上床睡覺(精神病人需要大量穩定的睡眠休息,以保持思維清醒。)

  大學生喊「鬱悶」 情情愛愛不是主因

  採訪中,高校的老師們還講述了諸多駭人聽聞的狀況:父親遇車禍險喪命,大學生因此出現精神障礙,最後發展到半夜在校內不斷跑樓梯;自小性格孤僻、多愁善感的女大學生竟揚言「死是一種歡樂」……這些由嚴重的心理問題發展成的精神障礙問題,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廣東高校中……而近一年來,高校內頻頻出現的大學生跳樓現象,更是讓高校防不勝防……為什麼如此多的大學生患上心理疾病?帶著問題記者尋找了有關專家求解。

  廣州市精神病院心理康復科副主任徐文軍

  大多患者因為「環境刺激」

  徐文軍告訴記者,在送入醫院的精神病大學生中,有的是先天性的遺傳基因導致精神病,但這樣的學生只佔了很少的比例。大多數學生還是因為「環境刺激」這樣的外部因素促動的,他們以大學一年級和大學四年級的學生居多。這是因為,大一的孩子剛剛背井離鄉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加上學業壓力大,容易引起心理波動。大四的學生面臨學習、就業和情感多重壓力,也是易發的原因之一。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