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南方某血汗工廠一天的見聞

發表:2007-09-01 22:3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我是做工程建設的,最近接了個紡織廠食堂擴建的小活,準備查看一下現場。這個紡織廠新址位於南方某大城市的郊區,離市區有一個半小時的車程。由於市內的原廠區被作價20個億整體出售給了開發商,所以廠區也隨之逐步遷往郊外。

一路上的風景不錯,只見綠油油的稻田和清澈的池塘點綴在道路兩旁,叫人神清氣爽。然而隨著新廠的臨近,四周的環境似乎也隨之昏暗了起來,莊稼和人煙也漸漸少了很多。來到新廠區門口我才明白,原來正南邊坐落著本省最大的火力發電廠。

進入新廠區,老遠就可以聽聞機器有節奏的轟鳴。工地負責人老李熱情的迎了出來,寒暄幾句後,老李把我帶上了食堂工地。我們的任務是在原來單層食堂的結構柱的頂部種上新的鋼筋,以使食堂在此基礎上增加一層。因為使用的是進口材料,每種一根新柱子的鋼筋造價差不多有500元。在一旁的包工頭小趙聽到報價不禁急了:「我們每層綁紮好一根柱子的鋼筋才拿百十塊錢,他們是我們的一倍還多……」

老李白了他一眼:「人家干的可是有技術含量的活兒,哪兒能跟你們體力活比?」小趙憨笑著撓了撓頭。

查看完工地已臨近中午,老李請我到工地樓下的工廠食堂吃飯,面帶歉意的說:「這附近也沒啥飯店,目前廠裡就這麼一個食堂,在這兒湊合一頓吧。」進了食堂我發現就餐的工人並不多,問老李為啥還要擴建。老李笑著說,工廠24小時不停運轉,工人們都是三班倒,午飯時間是9:00~12:00,晚飯 1500~18:00,所以就餐的人不是很集中,不過以後還會有更多的工人進入新廠,這樣一來這單層食堂就不夠用了。

老李先吃過了,花10元錢給我打了3個菜,我只嘗了幾口就不想再吃了,天啊,估計連牢裡的飯都不如。老李苦笑道:「廠裡的工人每天吃的都是這樣,而且她們差不多每次只打一個菜。我一個月前剛到工地時也和你一樣,每頓飯都得丟掉一大半,可就這條件,有啥法子呢?這裡平常還好,可一刮南風就夠嗆。空氣不好,飲食也差,所以我現在每天晚上都坐班車回城裡吃住,第二天早上再過來。」

我又請他談了談工廠的概況,原來廠裡有6000工人,其中女工佔了 80%。這裡的地價非常便宜,因此很多企業都來此設廠,空地都已規劃完,以致於在附近都找不到閑置的地皮了。市裡準備把這兒建設成一個紡織城,以各種優惠政策來吸引投資。同時這裡的房價也特便宜,才1500/平,還不及市內的三分之一,是窮人的天堂。是啊,有錢的哪會來這兒置業呢,我感嘆道。

草草吃完,我提出到車間看看,老李欣然同意。

進入車間,才短短的幾秒鐘的時間,就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壓迫著每一根神經,震耳欲聾的轟鳴使耳朵鼓脹鼓脹的,頭昏欲裂。空氣中瀰漫著紗塵,地上滿是絨球。尤其令我驚訝的是,女工們都在按部就班,有條不紊的工作著,有的在清理紗塵,有的還在大聲交流著什麼;沒有人戴口罩,更不可能有人戴耳塞,大家對這樣的工作環境都習以為常。伴隨著耳鳴,我逃出了車間。我的身體一向很好,但我敢打賭,再在裡面呆上5分鐘我就會崩潰,不可避免的崩潰。老李介紹道:「這些機器都是進口小日本的,以後還要招更多的工人,添置上億元的機器設備。紡織工人們每人每天平均得織出2000米的布,否則完不成任務……」

這裡沒有新鮮的空氣,沒有可口的飯菜,沒有青山綠地,更沒有娛樂設施。滿天的塵埃,無規律的作息時間,可怕的工作環境,正在一點一點的侵蝕著工人的健康,當然,好像並沒有誰關心這個。

我的奶奶很年輕時就當上了受資本家剝削的紡織女工,我和父親都有耳疾,現在我好像知道了其中原因。我們身上的衣服,是源自這樣生產出來的布,還是源自工人的血和汗?

中國,有真正意義上的成功麼?我疑惑著……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