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考察北京四中談三點感想

發表:2007-09-21 05:1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新華網北京9月20日電:9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北京市市長王岐山陪同下,來到北京四中考察,看望老師和學生。

  北京四中創建於1907年,百年來為國家培養了3萬5千多名學生,其中不少成為著名的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和企業家,辦學成就斐然。

  教學樓、圖書館……一棟棟樓房錯落有緻;松柏青青,綠草茵茵……正在上課的校園格外安靜。9月4日8時許,溫家寶首先來到科技實驗樓。物理實驗室裡,十幾位同學正在上名為「彈簧系統的振動週期與哪些因素有關」的探究課程,溫家寶饒有興趣地觀看學生的實驗,認真詢問有關情況。他說,物理學是探索自然界的奧秘,這是無窮盡的。這種探索既有艱辛,又有快樂。在生物實驗室,看到同學們對生命科學很感興趣,溫家寶十分高興。他說,我國生物工程雖然有雜交水稻這樣先進的領域,但總體上比較落後,尤其是在生物製藥方面,90%以上的專利都是國外的。「生產人家發明的藥物,要先買專利,而專利比藥物貴得多。要有自己的藥品專利,就要發展生物技術,生物領域大有可為。」溫家寶親切鼓勵正在做實驗的郝鈺欣同學要認真學習,爭取將來有所發明。

  在被譽為一代名師的劉景昆和張子鍔老師雕像前,在刻有首任校長王道元「學無止境,致用亦無止境」等訓言的訓誡石前,溫家寶駐足停留,認真聽取介紹。

  8時50分,溫家寶來到藝術樓音樂教室,觀摩學校合唱團的排練。在鋼琴的伴奏聲中,40多位合唱團的同學悠然唱起《鼓浪嶼之波》。「鼓浪嶼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優美的旋律,動聽的和聲,吸引人們屏氣凝神,專心靜聽。

  合唱剛完,溫家寶走上講臺,頗有感觸地說:「我不太會唱歌,但是愛欣賞,這也和我上中學的音樂課有關。那是上世紀五十年代,我的音樂課老師上課只講十分鐘的課本,剩餘35分鐘有兩件事情他要做,一件事情是放唱片,從世界名曲到京劇他都放,就讓學生聽;還有一件事情就是彈鋼琴,他彈的許多曲子至今仍很熟悉。他的教學方法很獨特,不把音樂課當成只教唱歌,而是將音樂當成啟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培養人的素質的一種手段。」

  略有停頓,溫家寶目光環視在場的師生,接著說:「荀子說音樂可‘正身行’,就是讓你站得正,行得穩,堂堂正正做人;‘廣教化’,就是讓音樂面向大眾,讓人們愛生活;‘美風俗’,就是讓社會風尚得到美化,而音樂本身就是美的。因此我們更注重音樂對人思想的啟迪。我們反覆講學理工的要學一點文藝,學文藝的也要學一點理工。這一點在中學尤為重要。」

  隨後,溫家寶等來到學校多功能廳,和教師們座談。

  歷史教師李明讚告訴總理,自己在歷史課的教學中比較重視國情教育,往往將一些新聞報導應用到課堂教學。國情教育和歷史學科有著天然的聯繫。對李老師的教學方法,溫家寶深表贊同,他說:「講歷史要聯繫現實,講中國要聯繫世界。我們研究政策也是這麼做的。歷史警示我們要抓住機遇發展自己,不能失之交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歷史課太重要了,它可以使學生懂得中華民族的傳統,懂得愛自己的祖國。歷史課是在中學階段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歷史傳統教育、民族文化教育的基礎課,絕不是可有可無的。」

  「女承父業」的年輕語文教師劉葵談了自己的成長經歷,她說,教師以學習為職業,從事這種職業是一種幸福。教師之間不僅可以互相學習,教學生也是一種學習。溫家寶說,「這就是教學相長。語文教師自己知識要廣博,要啟發學生自己讀書、多讀書、讀懂書。」

  物理教師魏華曾經在北京郊區支教一年多,在支教中加強了當地學校的實驗教學,自己也得到成長。溫家寶說:「去年,李政道先生在他80歲生日時送給我一件禮物,這是兩份他的物理計算公式演算手稿,一份是他獲諾貝爾獎之前的,一份是最近的,上面都寫得密密麻麻,它代表著一位物理學家一生奮鬥不息的精神。不管從事理論物理,還是實驗物理,沒有這種甘於寂寞、無私奉獻的精神成不了才。」

  地理教師李京燕介紹了請科學家來學校指導,派學生到科研單位、到社會實習,開展科學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活動的情況,溫家寶很感興趣,不時插話,詢問有關情況。他說:「學校的大門應該敞開,請各界的知名學者到學校來,既增加了許多‘老師’,還不佔編製。」溫家寶懇切地對教師們說:「不僅要培養學生動腦的能力,還要培養學生實踐和動手的能力。一個人的智慧不僅在頭腦裡,也在手指上。」

  在8位教師發言結束後,溫家寶談了三點感想:第一,要把四中辦成世界一流的學校,中國要有更多像四中這樣的學校,這是我們的願望。學校代表著國家的未來。中學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為學生今後成才奠定堅實的基礎。一所好的中學在於它有深厚的傳統,有好的辦學理念,有優秀的教師,有培養和開啟學生智力的教學。第二,老師要具有愛心和知識。在學校中有兩件事情永遠需要,永遠不會完結,一是愛,二是知識。愛什麼?熱愛科學、熱愛教學、熱愛學生。什麼是知識?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安全,知識就是幸福。知識可以改變人生,也可以改變世界。第三,要教育學生目光遠大,抬頭走路。「只有大氣魄才能成就大才氣」,這是四中師生的豪言壯語。要教育學生終生學習、終生受教育、終生做有益國家和人民的事情。

来源:新華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