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黑磚窯到勤工儉學

作者:宇馳 發表:2007-10-09 20:3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專學生在勤工儉學拾棉花


山西黑磚窯總算沒有多少人再提了。現在大學已經開學,「十一」期間,新疆大中專院校的百萬學生下到田間地頭,勤工儉學拾棉花,又開始了。

  新疆人少地多,是著名的棉花產地。採摘季節,烈日高懸,站在一望無垠的棉田裡,對於辛勞的採棉工來說,直直腰恐怕都是享受。而對於剛剛成年或者還沒有成年的學生來說,與其說是勤工儉學,還不如說痛苦和折磨更實際些。

  拾棉花在一些學生和家長眼裡成了一項「痛苦」的任務,家長幫孩子完成任務、學生交錢買「任務」、施「苦肉計」開病假條等。為了防止學生逃避勞動,各學校想出各種辦法迫使學生完成任務。

  有的學校規定,如果不能參加拾棉花,必須出具醫院的病假條。烏魯木齊職業大學、新疆職業大學等大中專院校都有類似的規定,烏魯木齊職業大學還規定,家長只能在週六週日來看望孩子,其他時間不能看望。為了阻止說情的家長,這些學校還規定了每天的任務:30公斤至35公斤不等,如果完不成任務會有相應懲罰。校方甚至規定如果不參與社會實踐,或者勞動時間不夠,很可能就拿不到畢業證。

  勤工儉學之前,很多學校都組織統一體檢,挑出開具假病假條的學生,學生的請假條必須經校醫、班主任、校長的層層鑑定後才能獲批准,把學生當成了懷疑對象,

  烏魯木齊一家中專院校的學生為了得到病假條,乾脆施起「苦肉計」,有些同學有點兒感冒,就故意不吃藥、不加衣,讓病情加重。這種近乎自殘的方式,讓人不免想起血腥二字。

  據拾過棉花的往屆學生反映:從早上9點一直干到晚上8點多,中午飯花個十幾分鐘,累死累活地為「35公斤」忙碌,如果趕上好點的地,還能完成任務,否則干一天還是功敗垂成。

  9月18日中午,在烏魯木齊三坪農場一塊棉田裡,兵團技師培訓學院五一農場分校汽車工程系一年級新生,17歲的王甫胡亂嚼了兩口饅頭和榨菜,繼續拾棉花,前一天因為只拾了21公斤,不夠35公斤的任務,王甫和另外二十幾個同學被老師留下來,多拾了3個多小時。

  對於有病不能勞動的,有的學校要求按每公斤0.8元交錢,一天35公斤就得交28元。以錢頂工是把學生當成了創收對象,這種做法已經背離了勤工儉學的基本宗旨,學校在創收衝動的驅使下,把學生們當作了廉價勞動力,甚至忽略了他們的身心健康!

  拾棉花的學生有什麼權利嗎?他們像奴隸一般被學校拉去做身體檢查,防止一些學生藉口身體不好,一個都不能少!即使有小病的也逃脫不掉,必須到田間地頭陪著其他學生拾棉花,這裡沒有任何的個人自由,也沒有申訴的權利。說充滿血腥味,一點也不冤枉。

  據《中國教育報》報導,「2005年,新疆2689所學校就組織了近100萬名各族學生拾棉花的勤工儉學活動,總計收益9340萬元。勤工儉學所得主要用於資助家庭貧困學生和改善辦學條件等支出,也解決了一些學校基本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

  用學生做勞動力當然成本低。學生也只有服從的份兒。其實,這就是奴役。奴役的結果就是大把的鈔票,支撐奴役的背後就是經濟利益。如果說,學校的教育經費需要以奴役學生的方式來獲取,那我就無話可說了。

  新疆百萬學生拾棉花,讓我想起了山西黑磚窯。

看中國首發 歡迎轉載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新一期特刊已經發表
請榮譽會員登陸下載
更多會員專刊

更多專題
今日重點文章
更多重點文章
捐助
72小時熱門排行
更多熱門排行
熱門標籤
更多專欄作家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