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讓老鼠成群 讓民間自助

作者:梁文道 發表:2008-02-09 04:0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沒有一個政府在面對天災的時候不捱罵,好在我們不一定總是要依賴政府。

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是日本近數十年來最嚴重的一場震災,死亡人數高達6500,需要搬進臨時組合屋的則有32萬人。當時的首相村山富市要在地震發生了一天之後才開始動員全國的力量,被人批評為反應遲緩。而且在「災害對策本部」成立之後,各級政府部門的行動還是慢了半拍,於是我們才會在電視上看到令人震驚的場面﹕幾千個無家可歸的災民居然不慌不忙地排隊,靜候救援物資的發放!如此遲鈍的官僚系統與如此高質的公民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政府人員來晚了,但是民間的行動卻非常迅速。日清食品立刻派車發送速食麵,麒麟和朝日運去了大量的食水和罐裝茶水,日本電信公司則在避難所附近架設臨時公眾電話共450架。除了自動自發的商業機構,各種慈善團體和民間組織更是空群出動,同時大量接納臨時報名加入的義工,有人從外地趕來幫忙分發物資,有人組織民間糾察隊負責災區的秩序;中小學打開了校門接納災民,醫院的醫護人員在各處架起了帳篷......最是一時佳話的,乃幫派「山口組」也成了慈善組織,紋身斷指的大哥小弟一下子都變為瓦礫堆中的搶險人員。

1999年臺灣「集集大地震」,從災後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的「慈濟」義工到多年之後的自發社區重建計畫,更是處處可見民間力量的身影。事實上,無論是「南亞大海嘯」還是美國的「新奧爾良風災」,反應最即時工作最有成效的,都不是政府部門,而是民間組織。

最近這趟「百年一遇」的超級大雪災除了讓我們看到中國政府架構條條塊塊間的不協、預警機制的缺陷、危機管理的不足與基礎建設的脆弱之外,最令人遺憾的莫過於民間社會的缺席了。是不是中國人都很涼薄很沒有愛心呢?當然不,我們知道有無數的企業正在發動救災捐款,許多平凡的老百姓自己提沉甸甸的物資走到人滿為患的車站,更有一些民工願意讓比自己住得更遠的人先行上車。中國社會的人心再壞價值觀再虛無,但天不亡我,漫天飛雪,猶有溫情在人間。

問題不在於民間沒有救濟同胞的決心,而在於欲救無從,不知該從何處手。評論家笑蜀在近日流傳甚廣的〈缺的不是物,缺的是柔軟的心〉一文中談到了他在廣州火車站的見聞﹕「我在現場看到的捐贈物資很多,好幾個地方都頂到了天花板,但都成包成包的沒開封,而就在這些沒開封的捐贈物資旁邊,很多婦女和老人都蓋單薄的單席地而眠。熱心人士捐贈的物資很少發放到他們手上,原因何在?」

這真是個好問題。為什麼?為什麼錢有了物資有了連熱心的志願人士也有了,但應該獲得幫助的人還是得躺在地上顫抖呢?笑蜀兄認為其中一個原因正正在於許多政府人員的冷漠,把救災當交差,所以才會不只不主動徵召民間力量,甚至還將志願人士的熱誠當作礙事的麻煩。但我認為除了他所說的「一顆柔軟的心」以外,更重要的其實是「如果平時讓NGO充分發育,讓他們有自由的廣闊天地,這時就不難召之即來,來之能戰」。

其實要是有健全的民間社會,有活躍的非政府組織,見諸近年國際上歷次大型災難,你又何需「召之即來,來之能戰」呢?他們根本就會不請自來,遍地開花。雖說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經不再是往日那個無所逃於天地間的全能型國家,政府逐步撤出市場和各種私人生活領域;但是對於民間社會的力量,政府始終深懷戒懼。部分公務員把人民的自願行為看成干擾,正好反映出這種不信任的態度。民間不是沒有人,他們只是沒有組織。而非政府組織,就算政府不把它們當成「反政府組織」,卻始終存活在一個進兩步退一步的灰色發展空間之中。中國當然不是沒有民間組織,只不過許多規模龐大的老組織老機構都成了名不副實的政府外圍機構,無論在資源上和架構上都離不開黨和政府。一旦遇上什麼事,他們根本沒有自主獨立的決策能力,只能聽任上頭的指示動員。至於國際非政府組織和近年新興的民間慈善團體,雖然比較獨立靈活,但也不能不低頭走路,唯恐越雷池半步。

家產上億的湖北富商王元山最近宣布﹕「有生之年,我要將過億的全部家產無償捐獻給政府。」這真是個大笑話,可笑的不是王先生感人的熱誠,而是富商不捐錢給民間慈善機構反而要把錢交給全世界外匯儲備最高的政府!同樣的情難道不也正發生在眼前的雪災之中嗎?一提到捐助,大家馬上想到的對象就是政府。就算民間善款和國家補助沒有經過無良地方部門「雁過拔毛」式的層層盤剝,就算前線公務人員沒有冷淡地對待人民的熱情,這也只不過是把全部的資源都集中在一個水龍頭而已。而在全世界的危急救災行動之中,最無效的恰恰就是只有一個大水龍頭的做法。難道連遇上了「百年一遇」的天災,遇上了禍延上億生靈的危機,也還要讓政府去壟斷救助的一切法門嗎?

其實不少部門在最近幾年已經漸漸體會到官方的侷限與民間組織的潛力了。很多事情需要的不是一個非常強大的政府,而是一個生機勃勃的公民社會。過去的2007年在很多論者眼中是「中國公民社會的元年」,從「黑磚事件」、「華南虎事件」、「重慶釘子戶事件」直到「廈門PX事件」,中國公民的意識與尊嚴都在不斷地覺醒。但願這個步伐不要在今年停下來,讓13億看似平凡的老鼠發揮群體的驚人動力。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