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推遲法定退休年齡,凸顯養老金體制將崩潰

發表:2008-11-10 12:5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北京消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何平最近透露,"相關部門正在醞釀條件成熟時延長法定退休年齡,有可能女職工從2010年開始,男職工從2015年開始,採取‘小步漸進'的方式,每3年延遲1歲,逐步將法定退休年齡提高到65歲。"  

據北京媒體報導:何平是在剛落幕的中國勞動論壇上透露這一信息的。由於未形成養老保險轉製成本支付機制,導致企業社會保險費率過高,養老保險金缺口巨大。在這種背景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正在醞釀延長法定退休年齡。按照有關方案,在2030年前,中國職工的退休年齡將延遲到65歲。

這一舉措,被網民解讀為中國的養老金體制行將崩潰,有網民認為,這是養老金出現巨大缺口後政府賴帳的表現。由於政府籌集養老金制度的缺陷和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中國的社會保障體制實際上是一項"社會豆腐渣工程",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政府發不出養老金幾乎是遲早要發生的事。更何況在已經洶湧而至的經濟危機浪潮之下,養老金體制的崩潰應該是指日可待。

但也有學者為政府辯護,廣東省社科院社會學與人口學研究所所長鄭梓楨認為,推遲退休年齡是一種客觀趨勢。目前,雖然某些城市表面上還有很多富余勞動力,實際上我國已經迅速進入人口老齡化比較嚴重的社會,預計再過十多年,就會比較明顯地顯現勞動力供給下降的情況,因此,即使不考慮養老金缺口的問題,現在考慮推遲退休年齡也確有必要。

對這種論調,獨立學者趙光瑞批駁說:目前我國每年新增勞動力城鄉加起來超過2000萬人,但我國每年實際只能提供城鎮就業崗位1200多萬個,這意味著每年有近1000萬城鎮人口找不到工作,這種情況還要延續多年。如果將法定退休延至65歲,必然會進一步減少就業崗位,加劇就業矛盾。一部分人延遲退休,另一部分人就要延遲就業,這其實沒有從根本是解決矛盾。

從另一面講,企業發展也需要新陳代謝,延遲退休不利於企業的知識更新和技術更新。目前,許多行業為了發展,採取"內退"、"退養"等多種形式,單位部分職工在法定退休年齡還未到的情況下實際上已經脫離崗位,以此來實現企業的吐故納新,保持競爭活力。國家延遲退休,顯然不符合行業發展要求。

自由中國論壇的網友們對此發表評論說,中國政府繼推出允許土地自由流轉、斥巨資修建鐵路刺激內需,允許地方政府發行債券之後,又推出這一舉措,實屬在經濟危機面前亂了陣腳,這也顯示出中國社會危機的臨界點可能已經悄悄到來了。




来源:參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