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農民工幸酸:回到20年前的工廠打工生活

發表:2009-05-12 09:0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老張在妹夫的辦公室迷惘地看著門口

 "漂家"觀察

經濟危機之下,我們把"當然"的關注給了企業和企業裡的人,但曾在珠三角漂移的無數個民工家庭如今又如何?

今天我們選擇兩個"家"觀照的不光是他們在珠三角生生息息的十幾二十年的生存史,更重要的是30年來在珠三角形成的特殊"民工族群"在世界金融危 機和珠三角轉型的大局下,是不是也面臨交替?報導中的兩名留守者又回到20年前的工廠生活,但回不去的卻是當初的那個環境和心境,他們在一時的"回歸"之 中,迷惘著,選擇著... ...

養豬老漢撞進股市"回到原點"


在廣東"搏運17年的廣西玉林人張忠平,在深圳當過工人,打過雜,開過士多,在東莞種過菜,養過豬;跟著兒子炒過股.去年下半年,已58歲的他重又"回到原點.

在"天堂"吃了苦頭

回憶初來乍到看到的深圳,張忠平的眼中掠過一絲神往: "到處都是柏油馬路,滿街都是漂亮的彩色燈牌,當時我就好像到了另一個世界."

1992年,經就讀於深圳大學的妹妹介紹,已經40多歲的老張懷揣著家中僅剩的100元錢,從老家來到深圳,希望能應聘到學校門衛的工作.誰知到了深圳卻因沒有邊防證被拒在關外,聽說坐"的士"可以免檢查,無奈下,他只有忍痛花了80塊錢打的到了與妹妹相約的地方.

在妹夫的幫助下,老張進入一家工廠做起了包裝工,主管看他勤快就讓他閑暇時給工人們做飯. "那時每個月都可以掙到500塊錢工資.在1992年已是不少了. "老張露出了笑容.

1994年,老張東拼西湊了幾千塊錢,在寶安區上合工業區開了家士多,月月交了房租外,連給兒子讀書的費用都不夠.眼看就春節了,只好關掉店出去撿破爛來度日,挺了段日子後,終於把店轉出了手,一算虧了1萬多塊.

養豬發了筆"橫財"


一個偶然的機會,老張聽說有老鄉在東莞種菜挺賺錢的,於是把心一橫又向親戚借了點錢. "那是1995年吧,種菜的頭一年,我和妻子兩人一年賺了1萬多塊,還了債還有剩餘. "六年的種菜生涯是老張過得最平穩的日子,幾個小孩也陸續從小學升至中學.

2001年,一個在深圳阪田養豬的老鄉找到老張, "點撥"他種菜不如養豬,老張多年賣菜也算有了點生意經,多方考察後就轉行了.

一養就是40多頭,老張一下就投資了2萬多塊,第一批豬順利出手,兩個月就賺了6000塊錢, "養豬第一次嘗到了'甜頭."

隨後,老張到東莞另覓"戰場",繼續他的"養豬事業."這次一下子就養了100多頭豬.到了2006年,老張的"身家"已經有8萬多元了,老張養豬也養出了"行道.東莞提出"禁養"後,老張選擇離開東莞前往惠州養瘦肉豬.

以每斤3元多的價格進了頭瘦肉豬183,老張玩了一次大手筆,投資4萬元建豬棚,土地使用合同一簽就是10年. 5個多月後,豬肉的價格突然狂跌. "當時已經跌到了三四元一斤,這種價格是從來沒有過的."老張說,以前養土豬吃潲水,平均每頭豬每天的食料成本才1元錢,但瘦肉豬吃豬飼料,每頭豬每天的 成本要5元.突然的跌價使老張一下子損失了1萬多元.由於用地和建豬棚花了那麼大筆錢,沒辦法,虧了也得繼續做. "一下子虧了4萬多元.

2007年9月,因為"高熱症"九個省的豬肉不能進入廣東,廣東的養豬業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好機會.老張也因此狠賺了一筆, 4個半月賺了4萬多元,提到這筆小"橫財"老張的眼中閃出少有的光彩.

拜股所"賜"回原點


2008年春節前,老張賣掉了最後一批豬,收整行裝回到了闊別多年的家鄉.此時老張手上確實有了點錢,當時正是股票最旺的時候,拿出了自己的積蓄投進了股 市. "據老張講,僅個把月時間,自己買的股票已經翻了幾倍,本想賣掉有賺就好,但被兒子勸住,最後股市一路下跌,到現在還被套著.

快60歲的老張最擔心的還是自己的子女們,幾個孩子讀書都不爭氣,大兒子學歷最高,也只讀了個中專.但兒子的個性與自己截然不同,在老張眼裡,膽大,敢想敢做是兒子的優點,也是兒子的致命缺點.

2003年,大兒子用他賺來的錢在寶安開了家快遞公司,一個月就能賺到1萬多塊.一年後,不安於現狀的兒子加大了投資,在深圳市裡開起了快遞連鎖公司,還 買了幾輛貨運車,投資大,業務又沒有拓展開,公司很快負債纍纍.本來兒子想利用股市東山再起,偏又遭遇熊市和金融風暴的到來,股市裡的錢損失了大半.

現在年近花甲的老張有些坐不住了,堅持回到深圳打工,他也曾想重操舊業---養豬,但老張坦言, "養豬只怕是力不從心了,我只想有點事做,有份收入,平穩地度過後半生. "

老張的妹夫告訴記者,現在老張父子兩人都在他的印刷公司打工,老張年紀不小了,平時只能做些雜工的活,他兒子現在在公司做業務員,有時也開車送貨.

打工妹成打工嫂, 19年一輪迴


從打工妹到士多老闆娘再到打工嫂,流轉珠三角19年的光陰,牽著河源市連平縣隆街鎮人謝秋紅繼續留守在這裡... ...

結婚生子,開店創業


正好是週日,謝秋紅換掉了立洋電子廠的廠服,享受難得的悠閑.

在東莞市黃江鎮雞啼崗工業區一個小餐館裡,謝秋紅把思緒扯到19年前的深圳.

"初中畢業後, 1990年在深圳一家製衣廠做普工,而近20年時間過去了,雖然多數時間自己開店,但現在又回到以前---再回工廠做工.謝秋紅掐著手指算道: 1990年-1992年,她在深圳度過了她人生的首個打工生涯---剛初中畢業的她,趕上了打工潮,和家鄉的同齡人一起來到深圳市龍崗一家製衣廠生產一線做普工. "兩年時間裏,無憂無慮,想玩就玩,感覺沒有任何壓力,不過工價太低了,賺不到什麼錢.

1993年,她隨著家鄉的工友闖蕩佛山,在中泰汽配廠做工,一幹便是兩年.之後結婚生子,中斷了打工生活, 1996年開始了另樣創業生活.

變化讓人難以捉摸. 2009年,她又回到了19年前的工廠打工生涯.謝秋紅告訴記者,今年農曆正月起,她進入了東莞市黃江鎮雞啼崗的台資企業立洋電子廠,做起了普工.

生意下滑,關鋪轉讓


結婚生子後, 1996年,謝秋紅和愛人在佛山石灣盤下一家商鋪,做糧油生意.夫妻檔生意不算大,但比兩人在工廠做工強.直到2000年,家鄉的工友多數轉移到了東莞, 她的親人多數也在東莞市黃江鎮做工,在他們的推薦下,她選擇在黃江鎮雞啼崗工業區附近盤下鋪位,將生意從佛山遷至此.

"這次轉移,由於周邊出租屋密集,外來人口多,生意比較紅火.談起這段經商生涯,她露出了微笑.生意做得順風順水,兩個小孩在身邊慢慢長大,一家人其樂融融.這其間,兩個孩子從學前班開始,就在商鋪所在地就近上學,小學在當地一家民辦學校度過.

那些依附工業區生存的商業,無不和工廠結下了天然的聯繫.進入2008年,謝秋紅夫婦在東莞黃江雞啼崗工業區經營的這家糧油檔,生意便直線下滑,到了年中,盈利甚微.謝秋紅夫婦作出了選擇---停掉生意,轉讓店舖.

"生意不好做賺不到錢,兩個小孩上學一年的費用超過2500元,而且家庭開支越來越大."談起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對她們的影響,謝秋紅顯得一臉無奈.她告訴記者, 2008年生意出現滑坡後,愛人提前回到老家,鋪位由她打理.去年9月,兩個小孩回到老家上學, 11月店舖轉讓他人.

重返工廠,尋找商機

在河源老家待了一陣子後,今年農曆正月過後,她隻身一人再返東莞市黃江鎮雞啼崗工業區,應聘進入台資企業立洋電子廠,月工資約900元,除掉伙食 費實際只有700元多些.她說,進廠初就作好了吃苦的準備,這次進廠不僅是賺錢餬口,更重要的是看看周邊工業區人氣是否好轉,如果是,他們夫妻將再回來開店.

她告訴記者,現在工廠是8小時上班,很少加班,週末有一天休息,這麼多空餘時間,她都會到周邊去轉轉.瞭解生意情況是我愛人交給我最主要的任務,每次打電話談得最多的是這個話題. "她告訴記者,獨自出來進廠,很想念家人.她盼望著經濟形勢好轉,找個鋪位重新開業.
 
   

来源:金羊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