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平: 紀念柏林牆倒塌二十週年

作者:胡平 發表:2009-11-21 11:2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今年11月9日,是柏林牆倒塌二十週年紀念日。在蘇東巨變中,柏林牆的倒塌未必是最重要的事件,但無疑是最具象征性意義的事件。

圍牆的作用,是防止外邊的人任意進來,而不是限制裡邊的人自由出去:除非是監獄的圍牆。柏林牆正是為了防止東德人自己自由走出東德,因而那正好證明東德是一座大監獄。柏林牆的修建,本身就意味著共產專制國家在道義上的破產。共產黨自稱在人間建立起天堂,可是這個"天堂"卻必須用七道大鎖把大門緊緊鎖住,以防止"天堂"裡的人民去投奔"地獄"。這豈止是謊言,這簡直是天大的諷刺。

柏林牆的倒塌和天安門事件有著密切的關係。六四屠殺後,國際社會一片譴責之聲,而東德共產黨卻派出代表團到北京,公然對大屠殺表示讚賞。到了秋天,東德民眾也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民主運動,東德共產黨總書記昂奈克聲稱要"學習中國同志的處理方式",但遭到同僚的強烈反對而未能得逞並被迫辭職下臺。接下來,朝野對話開始了,柏林牆倒塌了,東德的共產專制終於走進了歷史,分裂的德國也迅速地實現了統一。

東德的變化清楚地告訴我們:共產專制是一套龐大而複雜的機器,可是要使這臺機器能夠正常運轉,就必須要不斷地實行政治迫害,不斷地實行暴力鎮壓。一旦停止了暴力鎮壓,這臺龐大的機器就癱瘓了,停頓了,就報廢了。共產專制從不吃素,它必須天天喝人血吃人肉才能活下去,一旦它不喝人血不吃人肉了,它隨即就渴死了餓死了。

現在,不少人在談到中國和俄國東歐等國改革之異同的時候總是說,俄國東歐是先政治改革後經濟改革,中國則是先經濟改革後政治改革;或者說俄國東歐實行的是激進改革,中國實行的是漸進改革。其實這些說法都不得要領。中國與俄國東歐改革的真正區別僅在於一點,那就是:面對著一波一波的自由民主浪潮,面對著和平集會遊行的同胞,你到底是鎮壓還是不鎮壓?殺人還是不殺人?蘇聯解體,東歐巨變,無非就是那裡的共產黨不好意思再殺人了;所謂北京共識,所謂中國模式,無非殺人而已。不信,你讓他放下屠刀看。

在奧維爾的政治小說《1984年》裡,權力精英奧布來恩講過:"過去所有的寡頭政體所以喪失權力,或者是由於自己僵化,或者是由於軟化。所謂僵化,就是它們變得愚蠢和狂妄起來,不能適應客觀情況的變化,因而被推翻掉。所謂軟化,就是它們變得開明和膽怯起來,在應該使用武力的時候卻做了讓步,因此也被推翻掉了。"一般來說,僵化和軟化是互相關聯的:僵則硬,不僵則軟。對共產專制而言,僵化的結果是垮臺,這就是所謂"不改革等死";不僵化就會軟化,其結果也是垮臺,這就是所謂 "改革找死"。

這中間的道理並不複雜。因為共產黨領導人後來不得不意識到,他們建立的那套制度是很糟糕的,不改革死路一條,所以他們才進行改革。而既然那套制度是他們一手建立起來的,而且是用最極端最殘暴的方式建立起來的,因此他們不能不意識到自己決非真理的化身或什麼三個代表,他們不能不意識到自己對同胞是犯下了巨大的錯誤乃至罪行的,那麼,他們還有什麼理由堅持自己的絕對權力不容批評不准改選呢?他們還有什麼理由對僅僅是和平抗議的民眾就鎮壓就屠殺呢?俄國東歐的共產黨聽從了良心的召喚,都放下了屠刀;而只要他們放下了屠刀,專制政權就垮掉了。唯有中共例外,唯有中共卻既不僵化又不軟化。唯有中共統治集團明知自己罪錯纍纍卻依然堅持自己的絕對權力,鎮壓人民毫不手軟。這是赤裸裸的邪惡。這樣一種權力的崛起,必定是對國人、對世界的災難與威脅。在紀念柏林牆倒塌二十週年之際,我們務必要向國人、向世界反覆說明這一點。


(文章只代表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