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半年超十名學生自殺 過半小學無心理教師

發表:2009-12-24 02:3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悲劇的出現,源自於人們對前一個類似悲劇的漠視。

僅今年下半年來,東莞就有超過十名學生自殺,直至小學生何楚華用紅領巾自殺一事,我們因此有了更多的反思。紅領巾死結背後,是家長、學校乃至東莞整個青少年心理救助和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的缺失。

據記者瞭解,目前多數學校的心理輔導老師形同虛設,政府主導的心理諮詢機構匱乏,家長對孩子心理成長的重視不足,等等現狀警示我們,他們需要更多宣泄的出口。

公辦學校:過半小學沒有心理教師

市教育局人事科有關負責人稱,目前全市有400多所公辦學校,大部分初中、高中學校都編製有專職的心理教師,但小學卻恰恰相反,過半都沒有配備專職的心理教師。

對此,上述負責人表示,原則上是要求所有公辦中小學至少編製有一名專職的心理教師,但教育局目前只給學校總的編製教師數額,沒有規定這些編製怎麼用,目前小學編製都很緊張,心理教師都沒有編製名額了。此外,心理教師也很難招,師範院校的心理學畢業生比較少,"在能去中學的情況下,畢業生都不願意去小學。"

而對於小學學生出現心理問題怎麼疏導?教育局基教科有關負責人稱,公辦學校目前課程安排中沒有心理科目,也沒有心理方面的教學,但一般都設有心理室,沒有專職的心理教師也可以讓其他教師兼做,"教育局常會組織他們一起培訓"。

據記者瞭解,大多數中學都配有心理教師,莞中初中部有關工作人員稱,該校除了配有一名專職的心理教師外,還安排了3個教師兼任學生心理輔導工作,"每個年級每個班至少保證一週上一節心理輔導課,針對學生近期出現的心理問題進行輔導,另外,學生也可以隨時到學校心理諮詢室,有老師值班給學生疏導。"

民辦學校:經費短缺班主任兼任

而民辦學校方面,據記者瞭解,多數都沒有設專職的心理教師。對此,不少民校校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按照東莞大部分民校的待遇,雇一個心理教師一年就要付2萬元左右,稍微大些的學校都需要雇兩個心理教師,"心理教學又不是必開課程,也不是考試課程,雇老師這筆費用,老闆一般都捨不得出"。此外,不少民校對心理教師的心理輔導工作都沒有相關的獎勵或補償機制,讓很多老師也不願意多花時間做這方面的工作。

截至今年8月,東莞民辦中小學242所,民辦中小學在校生39.08萬人,佔全市中小學生總數的50.29%,在民辦學校就讀的學生絕大部分是新莞人子女,而大部分都是收入較低的新莞人家庭的子女。

其中東暉學校有關負責人稱,這些低收入新莞人家庭,大人常常疲於奔波,沒有時間照料孩子,不少這類型的孩子都會出現性格孤僻、冷漠或者憂鬱的現象,對孩子心理輔導,民辦學校更是必要,擔子也比較重。

該負責人還表示,該校做法是每個班主任都必須兼任心理教師,每週給學生上一節心理課,此外,還要多家訪,在週末的時候給孩子些家庭般關懷,教孩子們明白一些生活道理,比如"並不是爸媽不想理你們,是他們工作忙,為了賺錢給你讀書,所以沒有時間陪你"。這樣讓孩子也會懂事起來,就不會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據瞭解,該校班主任上心理課,會算入課時給老師報酬。

呼籲:多組織心理教師培訓

同時,在記者的採訪中,不少學校都提出,在心理專職教師緊缺的情況下,希望教育局能多組織一些心理教師培訓,讓一些兼任心理教師的教師能學到一些專業的心理輔導知識。

而教育局目前也注意到了這一現象,擬推出面向全市中小學的免費心理教師培訓班。而民管科有關負責人表示,公辦民辦學校教師都可以平等得到培訓的機會,方案目前正在商議中。

專家說法

過半重症精神病患

童年心理成長不健康

對於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的重要性,心理學的專家都有共識,卻被大多數家長所忽視。高級心理諮詢師郝小紅說:"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青少年時期是最重要的,在生理上如此,在心理上更是如此。"她認為,青少年時期的心理成長是決定其性格的重要因素,"例如有的人自卑、對自己認同感不足,容易焦慮等等,都有可能是童年時期就形成的性格特徵"。

而東華醫院心理科主任任蘭振說:"可以說,有過半的重症精神病患者,其青少年時期是有陰影的,其心理成長是不健康的。"但大部分家長都長期忽視孩子的心理成長狀況,"到我們醫院來的孩子,絕大部分是因為其心理問題影響到了學習成績,家長才會發現並送他過來就診"。


来源:南方報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