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騰房市背後的社會病(圖)

發表:2010-08-16 12:5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我那有四套房的同事,最近又在頻頻出擊,琢磨著趁樓市盤整再升級換代一下自己住的房子。他目前的四套房子有三套出租,月租金總和超過一萬。從樓市中獲益不小的他,更加認定了這條投資之路。

隨著調控政策基本到位,買方在觀望中漸漸失去耐心,在「利空出儘是利好」的慣性思維下,7月部分地區樓市成交有所抬頭。幸好此時各部門趕緊重申了調控政策不變,並且進一步出臺了禁止房地產信託融資以及第三套貸款的政策。

瓦特看到沸騰的水壺發明瞭蒸汽機。時下的樓市給我的感覺也是那突突冒著熱氣的熱水壺,不斷地想要頂起壓在頭頂的蓋子。這股熱流不僅僅來源於結婚、上學和落戶等各種所謂的剛需,還來自於我同事這樣的各種改善和投資需求。而這沸騰熱流反映出的,其實是我們這個國家的社會病。

這社會病一方面是保障體制不健全。通貨膨脹吃掉了我們有限的收入增長、醫療保障不足以保障我們的健康、孩子的教育讓我們輾轉反側、養老保障又面臨「我們現在養老人,我們老了沒人養」的人口赤字。在社會保障缺位的情況下,個人不得不尋求有效的投資途徑以保障自己現在和以後的生活。這時我們又面臨了社會病的第二重問題──缺乏可靠的投資途徑。

在歐美國家,政府推出各種教育和養老的基金計畫供公民參加,不僅收益不錯,還可以免稅。同時這種變相的儲蓄也有效防止了因為面臨變故而迅速返貧的風險。在我們國家,這部分福利首先就缺失了,而股市更是傷透了老百姓的心。凡是走過股市和樓市十年的人,回過頭來都會更加堅定的相信──只有樓市才能救自己!

其他投資途徑呢?創業?製造業利潤還不如把廠房租出去收租金;做貿易只能靠吃點退稅當利潤;研究科技創新一拉不來投資二防不住盜版。更何況國家也不怎麼扶持民間企業,有貸款都給國企搶了去炒地囤房子。這樣一來條條大路都堵住,只有樓市通羅馬。不買房子還能幹什麼?

就是這重重的社會病把有需求沒需求的都逼成了需求,人人都把手頭點點儲蓄投入樓市,樓市怎麼調控?君不見一年漲了100%,跌個10%就又有人蜂擁入市了麼?再者一條船綁了這麼多人,誰敢讓它翻?

中國的樓市就是一團亂麻,要解開不可能單開一藥方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政府口風來回轉,轉來轉去不管徵收房產稅還是限制貸款,都是「你挑水來你澆園」,自己的利益不僅一點不少,反而入賬更多。連建個保障房還要用公積金,不知道賣地的錢上哪兒去了。

治樓市這病,就像賈府起詩社要把王熙鳳拉來做東道,總要管家過日子的出點血才行。衣食住行,總得先讓老百姓過上放心日子,就算三天打魚兩天晒網也不用擔心將來買不起墓地,才有可能讓國人緊繃的神經鬆弛一會兒,不用天天琢磨怎麼投資,怎麼籌集養老錢。當大家的眼睛不再直盯著樓市了,這樓市不需要調控就能自己緩下來。

来源:華爾街日報中文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