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利型政治集團造就官僚暴富

發表:2010-10-01 12:5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最近,中國旅美經濟學者何清漣發表了一篇評論中國的文章:《政府成為自利型政治集團與制度僵化》。何清漣在文章指出,中共政府本身就是一個特殊的利益集團,中國的經濟在中共政府「半市場半行政干預」的「不完全競爭」狀態下,造就了官僚階層成為大大小小的暴富者。

何清漣的文章首先舉例說,中共國資委前主任李榮融在達沃斯論壇上提出「若無三大石油企業,中國經濟早亂了」,這一說法,引發輿論各界討伐國有壟斷企業。輿論認為,三大油企能夠維持至今幷且越來越「欣欣向榮」,是中共每年用納稅人的血汗錢以各種形式補貼。

何清漣認為,中共政府之所以刻意保持這種「半市場半行政干預」的「不完全競爭」狀態,是因為它本身就是個特殊的利益集團,它就是最大獲利者。它的特殊利益,體現在它代替全體人民管理一切資源,而依據這些公共産權取得的收入都由中共支配。

西安市提拔了一位曾列為中國地産十大風雲人物的段先念做副市長,主管房地産開發。這位副市長對自己的角色定位有句名言:「我就是為政府賺錢」。

時政評論家伍凡認為,國企本質上不是靠市場謀生的企業,而是中共掌控金融經濟命脈的專權壟斷工具。儘管國企僞裝出現代公司治理結構的樣子,但也掩蓋不住中共本身「權力資本工具」的性質。

何清漣認為,減少腐敗必須讓政府權力從經濟領域退位。但十多年過去,隨著中共政府在經濟中的干預作用越來越強,中國的腐敗也越演越烈,許多弊病叢生的制度不僅沒有被革除,反而呈現僵化狀態。

經濟評論家草庵居士向《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臺》表示:「它並沒有在經濟改革開放當中給人民帶來重要利益,而是形成了新的一個,以官僚跟壟斷集團利益獲得者為首的一個統治集團。所以讓中國走上了目前這種道路。從根本上來說,這種政府的壟斷和獨裁必然帶來腐敗。

近年來,中國因為征地、拆遷與污染而發生的群體性事件不斷,而中共政府將這些利益申訴事件一概視為「社會不穩定因素」,加以暴力鎮壓。何清漣說,中共政府實際上將自己視為賺錢的利益主體,幷不像西方民主國家的政府將自己視為公共服務機構。

何清漣還指出,這就是中國市場化改革歷時30多年,至今在許多領域仍然保持「半市場化半行政干預狀態」的根本原因。而目前這種「半市場半行政干預」的混沌狀態,最方便給中共官員從中混水摸魚。

 

来源:新唐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