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的成就公式(圖)

發表:2011-01-20 18:4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是一位成就輝煌的科學家。他從小喜歡運動,一生堅持不懈,直到老年,人們尊重地稱他「老年運動家」。

有人認為科學家都是成天坐在試驗室,擺弄機器,計算數據,生活單調,性格孤僻。其實,不少科學家把生活安排得非常豐富多彩,充滿生氣,愛因斯坦就是一個典型例子。他在學習或工作十分緊張的情況下,仍抽空參加多種文體活動,尤其喜歡爬山、騎車、賽艇、散步等體育活動。有人形容他工作時的勁頭「簡直像個瘋子,似乎有使不完的精力。」一位偉人說過:不會休息的人,就不會工作。愛因斯坦這種充沛的精力,正是來自他的合理休息和經常鍛練的結果。

愛因斯坦於1879年3月14日誕生在德國北部的烏爾姆城,父親是電氣工程師。在家庭的薰陶下,他愛上了科學,不僅善于思考問題,而且喜歡文體活動。15歲時,全家離開德國來到義大利。後來,他考取瑞士蘇黎世工業大學,儘管每天學習任務緊張,仍抽出一定時間散步,節假日還要出外旅遊或划船。愛因斯坦的這種愛好,不單是從興趣出發,而是為了提高學習效率。他常對人說:學習時間是個常數,它的效率卻是個變數,單獨追求學習時間是不明智的,最重要的是提高學習效率。他認為必須通過文體活動,才能獲得充沛的精力,保持清醒的頭腦,愛因斯坦還根據自己的親身體會,總結出一個公式,即X=A+B+C。X代表成就,A代表勞動,B代表休息和活動,C代表少說廢話。他把這個公式的內容,概括成兩句話:工作和休息是走向成功之路的階梯,珍惜時間是有所建樹的重要條件。

愛因斯坦在物理學上取得偉大成就以後,在世界上獲得了很高的榮譽,但是他從來不圖虛名,生活一直艱苦簡樸。進入中年以後,才華橫溢,成就越來越大,不少國家請他去訪問和講學。有一次,他去比利時訪問,國王和王后特地成立了一個接待委員會。那一天,火車站上張燈結綵,鼓樂齊鳴,許多官員身穿筆直的禮服,準備隆重地歡迎這位傑出的科學家。火車到站以後,旅客紛紛走下車來,卻不見愛因斯坦的影子,他到哪裡去了呢?原來,他避開了那些歡迎的人,一位頭髮灰白又蓬亂的老人一手提著皮箱,一手拿著小提琴,由小車站步行走向王宮。負責招待的人沒有迎來貴賓,正在焦急地向王后報告,愛因斯坦風塵僕仆地來到了。王后問他:「為什麼不乘我派去的車子,偏偏徒步而行呢?」他笑著回答說:「王后,請不要見怪,我平生喜歡步行,運動帶給了我無窮的樂趣。

愛因斯坦晚年時,還堅持勞動堅持鍛練,他經常從事一些家務勞動和栽花、澆水、剪枝,還經常邀請朋友去爬山,有意識地磨煉意志,鍛練身體。有一次愛因斯坦和居里夫人及其兩個女兒,興致勃勃地攀登瑞士東部的安加丁冰川。他們按照登山運動員的要求,身背乾糧袋,手持木枴杖,順著山逕往上爬。在旅途中,愛因斯坦談笑風生,十分活躍,好像年輕人一樣。從此,人們贈給他一個光榮的稱號:「老年運動家」。

来源:陶陶居士的博客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