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價愈壓愈漲 97%大中城市樓價上升

發表:2011-02-19 12:5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3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大陸國務院一年多來連續出招調控樓市,樓價卻愈壓愈漲。大陸國家統計局2月18日首度公布以新方法統計的結果顯示,今年1月中國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普遍上漲,70個大中城市68個城市新盤按年比價格都是上漲,佔97%。

數據還顯示,不僅房價漲勢沒有得到有效抑制,而且房價上漲的勢態正在從局部向全國蔓延,二、三線城市的房價漲幅已經超過一線城市,其中10個二、三線城市漲幅超過10%,最高的是湖南嶽陽,樓價同比升幅22%。

在公布的全國70大中城市中,1月有69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較上月上升,其中深圳、桂林、洛陽3市升幅逾2%,下跌的僅有重慶、瀘州、南充等3 市。新建商品住宅按年比上升的有68個城市,升幅最高的是湖南嶽陽和海南省的海口、三亞3市,分別達到22%、21.6%和19.1%。一線城市中北京按年比升幅最大,為9.1%,深圳3.1%、上海1.8%;下跌的僅有四川南充和福建泉州。

二手住宅價格方面,70個城市中按月比下跌的僅有重慶、瀘州和秦皇島,其餘67個市均上漲;按年比65個城市上升,增幅以浙江溫州最高,為18.5%,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都上升1.3%至2.9%;南京、海口等5市則微降。

房地產專家表示,1月的數據說明全國樓價上漲趨勢沒有改變,房地產調控遠未達到應有的效果和目標。

從2010年以來,中央先後推出4次打壓房地產市場的措施,其手段一次比一次嚴厲,但樓價卻一路上升。

香港《明報》報導,中國銀行戰略發展部高級經濟師、房地產研究專家周景彤分析,從數據來看,全國房價上升趨勢沒有改變,樓價上漲的範圍已由一線城市和東南沿海城市向二線城市、中西部城市擴散。後者的漲幅遠大於前者,說明樓價調控遠未達到應有的效果和目標。

本週北京剛頒發被稱為「京版國八條」的調控樓市價格的政策,被許多人認為主要限制了非北京戶口人士的購房,因此在收效不會很大的同時,還可能對租房和其它經濟領域產生副作用。

新法統計被疑拉低數據

統計局發布1月份70大中城市樓價情,是統計局實施新的《住宅銷售價格統計調查方案》後的首份數據。新方案不再發布70個大中城市房價升幅平均數,而是分列出70城市的新建住宅(包括保障房)、新建商用住宅和二手住宅3類價格指數;數據採集方式由發展商提供的樣本數據改為採用當地房地產管理部門的網上登記簽約數據。

以新方法統計的1月樓價數據,雖然絕大部分城市樓價仍在上漲,但不少網民認為上漲幅度不及真實情高,統計方法變更,環比(與上月比較)數字也無意義,「有國家統計局這個數據加工中心任何經濟目標都能實現」。

國家統計局早前以新方法計算出低於預期的CPI數據,已引起外界質疑。《華爾街日報》指出,這次樓價統計數據的調整,會使企業管理人士和投資者判斷中國全國房地產趨勢的難度加大。

有網民指出,「二手房網簽數據怎麼算單價?報到房產局的都是中介隨便說的低價數據,有幾個真實的成交價格呢?打架的數據出來也沒有多少實際意義,可能心理安慰大於實際作用。」有網民指出,「西安《房週刊》說2010年12月的樓價同比上漲了29.3%,怎麼過了一個月同比就降到了6%左右,誰相信呢?」

来源:新唐人訊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