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悲壯的兩小時》真相:領導都給罵上了(組圖)

《「這次飛行我不可能活著回來了!」:官僚政治將蘇聯宇航員推上「死亡之旅」》

作者:章魯生 發表:2011-04-09 16:5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3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蘇聯宇航員弗拉基米爾·科馬洛夫

據英國《每日郵報》近日報導,將在4月出版的新書《星球人》,披露了蘇聯宇航員弗拉基米爾·科馬洛夫之死的內幕。科馬洛夫乘坐的「聯盟一號」飛船發生降落傘故障,於1967年4月24日凌晨6時24分墜毀。

根據《星球人》一書的描述,「聯盟一號」飛船在升空前,就被查出問題多多,但當時的蘇聯領導人為了在與美國的太空競爭中佔得先機,沒有理會這些安全隱患,最終導致科馬洛夫死於非命。

1.科馬洛夫和加加林是好朋友

科馬洛夫1927年3月16日出生於莫斯科的一個普通家庭,從小對數學、航空等知識感興趣,為他成為一名宇航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上世紀60年代,美蘇太空競賽如火如荼。1961年4月12日,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乘坐「東方紅一號」飛船進入地球軌道,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

1967年,蘇聯在籌備一次新的載人航天行動,當時的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提出,要在太空中讓兩艘蘇聯飛船進行對接,以在太空競賽中壓倒美國,向十月革命勝利50週年獻禮。

按照計畫,當年4月23日發射「聯盟一號」太空飛船,載著科馬洛夫進入太空;次日發射另一艘飛船「聯盟二號」,載著另外兩名宇航員進入太空。兩艘飛船將在太空中相遇並對接,科馬洛夫進入「聯盟二號」飛船,和一名宇航員互換位置,並乘坐「聯盟二號」飛船返回地球。

根據即將出版的新書《星球人》的內容,首位進入太空的尤里·加加林被選中參與這次行動,作為科馬洛夫的替補,萬一科馬洛夫在出發前發生異常,加加林將代他出征。科馬洛夫與加加林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經常一起打獵、喝酒……

《星球人》一書寫道,出發前,加加林和其他一些高級技術人員仔細檢查了「聯盟一號」飛船,發現了203個結構性問題,這些問題讓飛船在太空中的飛行變得很危險。鑒於問題嚴重,加加林提議推遲這次任務。

2.不想讓加加林替自己冒險

檢查出「聯盟一號」存在的許多問題並非難事,難就難在沒人敢向勃列日涅夫說明情況。

加加林把檢查結果寫成了一份10頁的備忘錄,交給了他在克格勃的好友溫雅明·伊萬諾維奇·盧薩耶夫。盧薩耶夫猶豫了好久,一直不敢把它上交。

不過事情還是走漏了風聲,看過這份備忘錄的人,包括盧薩耶夫,不是被降職,就是被開除。此時距離發射只有不到一個月。

科馬洛夫意識到,推遲發射根本不可能。他找到被降職的盧薩耶夫,和他進行了一次談話。科馬洛夫說:「這次飛行我不可能活著回來了!」

盧薩耶夫問:「你為什麼不拒絕這次飛行任務呢?」

按照《星球人》一書的說法,科馬洛夫答道:「如果我不去,他們就會讓尤里去。」科馬洛夫淚流滿面。

《真理報》記者雅洛斯拉弗·戈洛瓦諾夫的報導顯示,1967年4月23日發射當天,加加林也在發射現場——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發射場。儘管這次執行飛行任務的並不是加加林,但他還是要求工作人員給他穿上太空服。戈洛瓦諾夫的報導稱,加加林的這一行為是「一次突發的任性行為」。但後來有分析人士認為,當時加加林想執行這次任務,以便挽救好友的生命。

但加加林的想法沒能實現。凌晨3時35分,「聯盟一號」飛船在一片歡呼聲中,載著科馬洛夫準時升空。

3.災難之旅

這注定是一場災難之旅。

當飛船繞地球飛行到第二圈時,科馬洛夫向地面報告說:飛船左邊的太陽能電池帆板沒有打開,無線電短波發射機沒有工作,飛船處於不規則運行中。此後,飛船的故障進一步加劇。

這時,地面上的科學家、工程師們忙個不停,一方面密切監視「聯盟一號」的情況,指揮科馬洛夫排除故障,另一方面還要決定是否按計畫發射「聯盟二號」飛船。最後,地面指揮中心決定,中止「聯盟二號」飛船的發射計畫,「聯盟一號」飛船在繞地球飛行第17圈時返回地球。

但飛船在飛行的第17圈因調整姿勢失敗未能返回,直到第19圈,科馬洛夫採用手動控制,才讓飛船進入返回軌道。然而,當飛船離地面還有10公里,該打開主降落傘時,地面指揮人員卻聽到科馬洛夫說:「降落傘沒有打開!」

1967年4月24日凌晨6時24分,帶著火光的「聯盟一號」墜毀於烏拉爾地區奧爾斯克以東65公里處,發出猛烈的爆炸聲。科馬洛夫當場身亡。

美國國家安全局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空軍基地附近設有分支機構,特工偵聽到了科馬洛夫在生命最後時刻的話語。此前有報告說,美國監聽人員知道蘇聯飛船出了事故,但無法得知具體內容。在即將出版的《星球人》一書中,名叫佩裡·費爾沃克的美國國安局分析師稱,他聽到科馬洛夫對地面指揮中心的官員說知道自己要死了,時任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還在視頻通話中哭著稱讚科馬洛夫是個英雄。科馬洛夫的妻子和他通了話,問他有什麼要對孩子們說。

《星球人》一書披露了「美國特工聽到科馬洛夫赴死時憤怒的咆哮」。科馬洛夫在最後時刻與地面指揮中心的對話雖然嘈雜不清,但可以聽到「害死」這個詞。

4.科馬洛夫之死讓加加林產生負罪感

由於技術並不成熟,上世紀60年代的太空飛行危險重重。科馬洛夫遇難兩年後,美國進行登月飛行,白宮事先準備了一份演講稿,以備在宇航員遭遇不測的情況下宣讀。

但科馬洛夫的死幾乎是可以預見的。事故發生數週後,加加林在接受《真理報》採訪時,尖銳地批評了那些讓科馬洛夫去執行這次飛行任務的官員。

後來,加加林在和他的克格勃朋友盧薩耶夫會面時,又談到了科馬洛夫之死,《星球人》一書描述了他們的談話:

加加林在盧薩耶夫的公寓裡和他見面,但拒絕在他家的任何一間屋子裡談話,因為他擔心被竊聽。電梯和大堂也不安全,於是兩個人在公寓的樓梯間裡上上下下,邊走邊談。

1967年的加加林已經和1961年首次進入太空時的那個年輕人完全不同,科馬洛夫之死讓他揹負了沈重的負罪感,他為自己沒能勸說勃烈日涅夫取消發射深感內疚。他說:「我必須去見那個大人物。」

加加林離開盧薩耶夫家前,已經表現出憤怒之情。「我會設法讓他(勃烈日涅夫)知道,如果讓我發現他明明瞭解所有情況,仍讓這一切發生的話,那我就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了。」

盧薩耶夫說:「我不太確定尤里腦子裡在想什麼。也許要在他(勃烈日涅夫)臉上狠狠打一拳。」他警告加加林要謹慎行事。「我對他說,‘你做任何事情前要先和我說一下’。」

在《星球人》中,作者提到了一個從未被證實的說法——一天,加加林和勃烈日涅夫碰面,把一杯飲料潑到了勃列日涅夫臉上。

1968年,加加林死于飛機失事。有傳言稱,那是勃列日涅夫授意的謀殺。

5.國內教材有關描述被指不實

遇難後的科馬洛夫只剩下一點足骨,身體的其他部分化為灰燼。蘇聯官方給他以國葬的待遇,骨灰存放在克里姆林宮城牆下。

197l年8月2日,「阿波羅」15號飛船登月時,美國宇航員帶去了一塊刻有已故蘇美宇航員姓名的銘牌,安放在月球上,其中就有科馬洛夫的名字。

在中國,科馬洛夫之死引發了一場爭論。2009年,有網友撰文稱,入選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初中語文教材第五冊的課文《悲壯的兩小時》,內容並不屬實。

網友稱,教材中寫道,科馬洛夫從發現降落傘出現故障到遇難,經歷了兩個小時,他鎮定地與地面指揮中心的領導人通話,與家人告別,蘇聯人民通過電視直播觀看了這悲壯的一幕。

網友認為,在美蘇太空爭霸的背景下,「聯盟一號」飛船的飛行被視為絕密,其墜毀不可能進行現場直播。此外,從飛船進入大氣層到墜毀只需十幾分鐘,而非兩個小時。再者,科馬洛夫臨終前告訴女兒,「聯盟一號」之所以出事故,是因為地面檢查時忽略了一個小數點。實際上,「像航天器這種高科技產物……無論什麼地方發生了故障,決不是短時間之內就能查出原因的」。教材中所說的科馬洛夫向領導持續匯報了70分鐘,也值得商榷。在大部分時間,飛船發出的信號都不在地面接收範圍內。


科馬洛夫(右三)、他的妻子瓦倫蒂娜和他的兩個孩子葉甫根尼及艾莉娜與尤里·加加林(左)在一起。科馬洛夫被選中執行「聯盟1」號飛行任務。


科馬洛夫(右)即使知道「聯盟1」號不適合執行載人飛行任務,仍拒絕退出任務。他不想尤里·加加林(左)替他去死。


1967年4月23日,發射前科馬洛夫在哈薩克斯坦的發射場向人群致辭。


事故發生後,享受國葬的科馬洛夫的遺骸被放在一個敞口棺木裡。


國葬期間,科馬洛夫的妻子瓦倫蒂娜正在親吻逝去丈夫的照片。在悲劇即將發生前,她被帶進控制中心同丈夫道別。


新書《星人》講述了這兩位宇航員之間的深厚友誼,並揭秘了科馬洛夫在最後時刻的恐懼心理。

来源:《青年參考》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