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雙匯收購史密斯菲爾德的真正原因(圖)

「中國公司希望獲得他們視為安全的美國原料供應」

發表:2013-05-31 05:2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金融時報》就河南雙匯國際巨額收購美國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發表新聞分析文章稱,這宗交易的關鍵並不在於中國產品向美國出口,而在於中國公司希望獲得他們視為安全的美國原料供應。

文章首先提到2011年雙匯「瘦肉精」案,稱那起醜聞的餘波仍在中國各類食品的安全和質量控制領域迴盪,而週三(5月29日)宣布的跨國收購交易是雙匯針對中國食品安全擔憂做出的重大舉措。

這項交易包括債務在內,總值高達71億美元,是近年中國企業向美國企業的最大宗收購。


史密斯菲爾德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生豬生產商及豬肉供應商。

自從2008年嬰兒奶粉摻三聚氰胺醜聞曝光,打破了中國父母對國產奶粉的信任感後,中國市場進口奶粉緊缺,最近又出現令不少國家、地區實施限購措施的海外奶粉搶購現象。今年稍早黃浦江裡一萬六千多頭死豬漂浮,更加劇了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擔憂。

文章說,雙匯收購史密斯菲爾德交易無疑將受到華盛頓的嚴格審視,但熟悉交易和美國監管機構的人士表示,估計交易獲准的可能性很大。

出口

文章透露,雙匯和史密斯菲爾德四年前開始探討合作的可能性,去年年底雙匯增加了從史密斯菲爾德進口的豬肉,雙方關係更進一步。

文章引述相關人士說,雖然史密斯菲爾德內部反對雙匯收購的聲音較強,但因為交易並不涉及向美國出口中國肉製品,只涉及出口,對美國消費者不構成任何風險,因此監管部門的審查將不同於對涉及進口的交易的審查。

中國生豬數量佔世界總數的一半,是世界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對玉米的需求也在不斷上升。大豆和玉米都是飼料的主要成分。

據Euromonitor數據,中國2012年豬肉銷量近5200萬噸,預計到2018年將超過5800萬噸。

中國和俄國最近下令禁止進口飼料中含生長激素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的生豬和豬肉,而史密斯菲爾德是同行中率先提供無萊克多巴胺豬肉的供應商之一。

《金融時報》引述該公司首席執行官波普(Larry Pope)說,雙匯看中史密斯菲爾德的正是這一點。

来源:BBC中文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