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官清廉 卻愛茶不愛命?(圖)

發表:2011-08-14 14:3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南宋著名的詩人楊萬里(1127年∼1206年)是南宋與陸游同時期的一位著名的詩人,字廷秀,號誠齋,世稱誠齋先生,8歲喪母。父親楊芾精通易經,他常忍著飢寒購買書籍,積十年,得藏書數千卷。他指著藏書對楊萬里說:「是聖賢之心具焉,汝盍懋之!」在父親的影響下,楊萬里自小讀書非常勤奮,廣師博學,鍥而不舍。紹興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春,楊萬里進士及第,時年二十七歲。楊萬里在朝中做了幾十年的官,官至尚書、右司郎中、左司郎中。做了高官,仍保持儉樸的家風。他生性耿直,遇事敢言,因而雖然學問出眾,文采超人,做的官卻都是有職無權,無法施展抱負。年未70,便告老還鄉。回家後,他布衣赤腳耕耘田野,住的房屋也是破爛不堪,三世不加增飾。楊萬里自始至終以清廉持身,前來看望他的人,見他破屋漏房,不能防禦風雨,無不深為感動。史良叔當時任廬陵郡守,特來拜訪楊萬里,走進門見廳堂如此陳設,「蓋知謀國而不知營家,知恤民而不知愛身,其天性然也。」

楊萬里一生力主抗戰,為官清正廉潔,後遭弄權之人排斥,憂悶而死。他才學淵博,他的詩與陸游、範成大、尤袤齊名,稱「南宋四大家」,留有《誠齋集》。他一生作詩兩萬多首,而傳世者僅一部分。

楊萬里留下的詩文中有很多是關於茶的,他一生嗜茶,有時竟然達到不顧自己身體的程度。他有一首《武陵源》的詞,其中有:「舊賜龍團新作祟,頻啜得中寒。瘦骨如柴痛又酸,兒信問平安。」因為茶性寒,飲茶過量對身體並不好,但楊萬里為了飲茶,不顧使身體受寒以至獲病,這一點他在這首詞的序中已然承認:「老夫茗飲小過,遂得氣疾。」此外,他嗜茶如命的性格在其《不睡》詩中再一次獲得體現:「夜永無眠非為茶,無風燈影自橫斜。」由於嗜茶,「茗飲小過」、「頻啜得中寒」,弄得人「瘦骨如柴」,但他仍不願與茶一刀兩斷,他在另一首詩中說:「老夫七碗病未能,一啜猶堪坐秋夕。」雖病不絕,只是少喝點罷了。此外,楊萬里由於夜裡也好飲茶,故常常引起失眠,但他決不責怪飲茶。他在《三月三日雨,作遣悶十絕句》中說:「遲日何緣似個長,睡鄉未苦怯茶枹。春風解惱詩人鼻,非菜非花只是香。」楊萬里嗜茶如命可見一斑。但其嗜茶如命絕非是口腹之貪,他追求的是茶的味外之味。

楊萬里還取飲茶作為他的讀書之法,他在《誠齋集·習齋論語講義序》中說:「讀書必知味外之味。不知味外之味,而曰我讀書者,否也。《國風》詩曰:‘方便謂荼苦,其甘如薺’,吾取以為讀書之法焉。」古時「荼」即為茶。楊萬里認為讀書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但讀書後的獲益卻如同茶一樣甘甜,這與飲茶是一樣的道理。

楊萬里嗜茶如命,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從清澄如碧的茶水中悟出了為人處世之正道。宋人羅大經《鶴林玉露》中記載說,楊萬里從常州知府調任提舉廣東常平茶鹽時,將萬緡積錢棄於常州官庫,兩袖清風而去。在廣東任官時,曾以自己的七千俸錢代貧戶納稅。其子楊伯儒也以清廉著稱,在廣東任官時,病入膏肓,臨終之際,卻連入殮的衣衾也沒有。

楊萬里一生,為官清正廉潔,他歸隱回鄉後,兩袖清風,詩人徐璣稱讚他「清得門如水,貧唯帶(皇帝所賜的玉帶)有金」。故居老屋三代未加修葺,只能擋擋絲風片雨。這也說明他品茶、愛茶,也欣賞茶的清澈澄明的品性,而作為人之道。此外,他還以茶之清明,讚譽朋友的氣質豐骨:「故人氣味茶樣清,故人豐骨茶樣明。」這是楊萬里《謝木韞之舍人賜茶》中的詩句,他將茶的清雅、明澈,來稱道知心朋友的氣質、豐骨,把茶在精神方面的地位、作用和價值推到了一個新的境界,而即以其詩還頌其人,足見楊萬里品茶更是從精神層面體味茶的味外之味。

来源:鄭州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