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烈的事故与催人泪下的故事(图)

作者:衣者褚 发表:2024-05-07 10:1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梅州
梅州高速坍塌(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看中国2024年5月7日讯】在《报纸已死、新闻长存》(点击蓝色标题即可阅读全文)的年代,惨烈的事故中常常会有有心人发掘出催人泪下的故事。

5月1日2时10分许,广东梅州市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发生坍塌事故,造成48人死亡、30人受伤。事故发生后,福建老人下跪拦车的感人故事被广泛传播。‍‍‍‍‍‍‍‍‍‍‍‍‍‍‍‍‍‍‍‍‍‍‍‍‍‍

新闻讲究真实,这些故事若是真实发生的,媒体争相报道并没有错。媒体对在梅大高速事故发生后出现的下跪拦车这类真实发生的不顾个人安危救人的感人故事进行充分的报道,是完全正当也是应该的。

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看,如实记录报道灾难包括如实记录事故现场发生的救人故事,是媒体正常的履职行为,我们不能一看到媒体报道救人救灾的感人故事就盲目对媒体进行批评。

我们要反对的不是报道真实发生的救人故事,要反对的是虚假新闻,反对编造虚构所谓的感人事迹。同时,我们也要高度警惕所谓的舆论引导,也就是过份渲染事故中的人性闪光点,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放大这些闪光点而有意回避对事故本身的反思和追问,包括事故发生始末的基本还原。‍‍‍‍‍‍‍‍‍‍‍‍‍‍‍‍‍‍‍‍‍‍‍‍‍‍‍

不反思惊人的事故而光讲感人的故事,将来只怕还会死更多人。

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发生在2020年。那年3月30日,四川凉山西昌森林大火造成19人遇难,其中18名为打火队员,1名为当地向导。记性好一点的人应该记得,2019年的3月30日,也是四川凉山,也是森林大火,造成31人遇难,其中有27名消防员。

2019年的那场大火发生后,官方的消息里铺天盖地都是万人洒泪送别遇难的消防员,然后就是各种遇难者的英雄事迹、光辉历史。遇难的消防员中不少人都是二十左右甚至不足二十岁的年轻人,当时举国悲痛。

同样的地方、同样的事情,反复这么死人,是偶然的吗,都是天灾吗?我不相信这是单纯的天灾。火情研判有没有失误,指挥有没有失误,恐怕真的都要认真检讨反思一下。

这几年,尤其是最近,总有些人一看到反思这个词就跳出来反对:反思会让人泄气,战斗力会减弱,临阵换将之类的建议更是会让军心涣散。他们认为,大战中应该多给大家鼓气,而所谓的鼓气就是要树立正面的典型。即便是要反思,也要等大战结束了再反思。

这种观点,疫情早期一度甚嚣尘上,很有市场。

我当时说过一个观点,估计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这里,再重复一次:面临人命关天的大事,反思问责要趁早。

处置突发事件不力的官员有两类,一类是缺乏足够的专业能力,无法研判面临的突发事件,虽然眼前的事情人命关天,但他弄不清属于何种严重程度、将来可能严重到何种程度,难以决策导致应对不及时。这种官员,并不是坏,而是能力有问题。这种人没有处置重大问题的能力,如果不及时问责撤换,死的人只会越来越多。早反思早问责早撤换,就等同于救人。

另一类官员,是聪明人,可以准确判断面临的突发情况,但出于各种复杂的利益考虑不愿意做出有效的处置措施。这样的官员,好大喜功,没有担当,甚至可能是为了一己私欲隐瞒重大的危机隐患,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样的官员难道不应该早一些早些反思早些撤换?留着他们,只会继续祸害老百姓。

如今,每次出现重大的事故,不管死多少人,总有一批人急于在遇难者中寻找所谓的先进典型,发掘所谓的感人事迹,弘扬所谓的奉献牺牲精神。结果呢,缺乏思考能力的人会被愚弄,以为牺牲是一件值得肯定的,灾难之后只记得表彰牺牲而忽略了质问为什么会导致这么大的牺牲。

回到梅大高速事故这件事上来,工程是不是豆腐渣工程、日常的交通巡查通报与灾害天气预警有没有正常进行等,都是媒体理应关注和追问的。

对事故进行追问和反思才更利于将来不发生或者少发生这类惨烈的事故,而讴歌事故发生后涌现的所谓好人好事,虽然有利于救灾救难,但对将来尽量避免类似事故发生作用并不大。所以,我们要讴歌救人的好人好事,但也不能放弃对事故的追问和反思。

我们最需要反对和警惕的,是为了引导舆论片面强化甚至编造所谓的感人故事,从而达到淡化惨烈事故本身的目的。

一个事故发生后,我们要看媒体在报道所谓的好人好事的同时有没有对事故的发生处置进行追问和反思,如果我们发现一家媒体只报道所谓的好人好事而完全回避反思事故,那我们基本可以判断这家媒体不是一家专业的媒体。如果我们发现一个记者在惨烈的事故发生后只报道所谓的好人好事而没有追问事故发生的原因,那我们基本可以断定这个记者不是一个专业的记者。

媒体对事故的报道,一方面要弘扬人性善与美好的一面,另一方面也要追问事故的原因责任发掘暴露人性恶的一面,两者兼顾更符合基本的新闻伦理。对惨烈事故中出现的人性闪光点视而不见,也不是专业的表现。

重大事故、重大灾害发生后及时反思和追问非常必要,早反思少死人,多追问多救人。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微信公众号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